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國姓竊明》
第(1/3)頁
考慮到沉樹人遠途舟車勞頓回到武昌,當晚已經非常疲憊。
方以智把如今的北方戰局危境闡述清楚之后,倒也沒耽誤他休息,就先告辭了。
至于李自成擊敗楊嗣昌孫傳庭左良玉之后的連鎖反應、朝廷對湖廣督撫的新要求、沉樹人該如何應對,這都是后話,過兩天再慢慢捋也來得及。
臨走之際,方以智只是留下一句話:“雖然楊閣老已經兵敗,但這事兒肯定不算完,楊閣老之前已經兩次派人來武昌催你出兵。只是你行蹤不定,帶兵在外,所以沒知會到。
而我怕你跟張獻忠殘部交戰正在緊迫之際,就裝傻充愣沒派人去找你,只說我也不知你兵馬現在何處,讓楊閣老自行派人去長沙等地找,這才錯過了。如今你既回武昌,一兩日內,定然需要給楊閣老一個回報?!?
沉樹人對于這個要求,倒是并不意外,稍微琢磨了一下,就回過味來了。
哪怕楊嗣昌想提攜他、庇護他,但李自成的事兒,絕對不可能就這樣算完。哪怕將來楊嗣昌死了,崇禎也絕對不會僅僅要求孫傳庭一家、獨力撐持對付李自成。
李自成已經號稱擁有戰兵三十余萬了,此戰勝利之后,兵馬只會繼續擴充,又豈是剛剛恢復權力才半年的孫傳庭打得過的?
所以,崇禎肯定會要求湖廣地區的督撫繼續出力。
更何況,楊嗣昌此前按兵不動,一直等著李自成頓兵堅城之下、被消耗到兵疲意沮之后再尋求決戰,這個建議正是沉樹人給他出的。
就算這次的決戰失利,跟沉樹人沒關系,而是要歸咎于“三方輕敵冒進,沒等沉樹人干掉張獻忠主力、回兵北上會師后,合兵一處再戰”,
但沉樹人說過的那些“神預言”,還是要想辦法驗證一下。如此才好理直氣壯徹底把鍋甩出去。否則人家一句“你行你自己上上看啊”,就能懟得沉樹人沒底氣。
尤其這個節骨眼上,賀人龍被殺了,連左良玉都服軟硬著頭皮上、狠狠打了一仗,損失了不少嫡系兵力。要是沉樹人什么都沒表示,豈不是他連賀人龍、左良玉都不如?以后還怎么收攬天下人心?
或許崇禎也就是趁著賀人龍剛被殺的余威,最后威懾一把擁兵督撫。這一波過后,崇禎就會徹底失去對地方的節制能力。但正因如此,沉樹人愈發要好好應付,不能往槍口上撞。
當然,具體怎么證明自己對大明的忠心、肯為大明出力,證明到什么程度,這就要沉樹人自己想辦法了。
冒險的事情肯定不能做,容易傷筋動骨的代價也絕對不能付。
只要能找回場子,面子,宣布己方獲得了一場大勝,哪怕沒有對李自成造成決定性打擊,在崇禎那兒也就能交代得過去了。
崇禎其實需要的也就是一個面子,他和李自成就好比是小孩子在互毆,只要最后一拳是崇禎出的,也打中了對方,就暫時能湖弄過去。至于這一拳傷害有多高,外人也不知道。
……
沉樹人懷著重重心事,歇息了一夜。心思太多,讓他睡眠質量很不好,第二天很早就醒了。
方以智和方孔炤等方家人,還可以在武昌盤桓一日,讓方孔炤交代一些他入獄期間家中的安排。
沉樹人卻沒這個閑心再跟方家人耗著,于是一大早去最后見了方孔炤一面,表示他有什么想法,將來再讓方以智轉告他好了。他要急著去一趟襄陽,面見楊嗣昌,聽取楊嗣昌最后的吩咐。
方孔炤得知后,也沒留他:“這是該當的,賢侄當初進入仕途,便是楊閣老機緣巧合提攜之故吧。我輩讀書人以君子自居,自當知恩圖報。
據我所知,楊閣老原本就重病纏身,如今又軍旅勞頓,連遭打擊,怕是命不久矣,你聽聽他的交代,看看后續如何自處,也是好的。
畢竟你在湘南的兵馬,已經有一部分班師回來了,沒有繼續越境追擊張獻忠。你當初抽回兵力,本意目的就是兌現對楊閣老的許諾,‘請他寬限三月,待打疼了張獻忠,解除其對湖廣的威脅,就回兵助戰李自成’。
若是如今回都回來了,卻沒點動靜,也不好交代。如果被朝中御史言官說你兩邊都畏葸不前、養寇自重,那可不是小事。
要堵天下悠悠眾口,張獻忠李自成你總得打一個,放棄打李自成,就得追擊張獻忠絕不松口了,陛下不會由著你無所事事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