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二甲末位還能授翰林院修撰?能得庶吉士便是天大的恩德了,看來朝中還是有骨鯁之臣吶,肯優(yōu)待犯顏直諫的晚輩。莫非是楊閣老托人力排眾議?”吳偉業(yè)倒吸著涼氣分析。 兩人又是一頓互相吹捧標榜,無非是你說我有個好門生、我說你有個好兒子,一團和氣。 得了吳偉業(yè)報信后,沈家出手也沒那么畏畏縮縮了,張燈結(jié)彩的效率也明顯提高了一截。 沈廷揚留吳偉業(yè)連日飲宴,還說起自己不日也要進京述職。吳偉業(yè)如有什么勸勉得意門生的言語,他可以幫著帶到。 …… 以沈廷揚的排場和效率,蘇州地界自然很快就全知道他兒子高中了。 老管家沈祥請示是不是該與家里的下人、部屬同樂。 沈廷揚也非常慷慨,大筆一揮,給自家的四千戶佃戶,全部免除了今年的地租。如今糧價貴,光這一項就值好幾萬兩銀子,也是夠下血本。 至于從沈家領工錢的水手,每人賞五兩銀子。一兩百條船,好幾千水手,加起來又是幾萬兩。家丁、親信賞賜就更多了。 沒兩天工夫,蘇州知府張學曾,還有松江那邊徐閣老的后人,統(tǒng)統(tǒng)都來慶賀,還有不少客人特地從南京趕來。 蘇松地界上,也就河道衙門的曹振德,因為是朱大典的人,沒有來湊熱鬧。 沈廷揚狠狠揚眉吐氣了一把,從此之后,再也沒人質(zhì)疑他們家“不就是有幾個臭錢,連做官都全靠買”。 慶賀期間,沈樹人的故友顧炎武也上門道喜,沈廷揚知道顧炎武的學問名聲,非常客氣地接待了。顧炎武也拿出沈樹人給他的信,上面是請他去京城當幕僚。 沈廷揚看后,立刻非常重視,表示他近日也要進京,會安排最好的快船跟顧炎武一道啟程。 雖然兒子中了進士,沈廷揚對其學問斤兩還是了解的,并不敢飄。兒子請顧炎武,肯定是知道翰林院修撰不好當,需要找個筆頭當槍手。 沈廷揚自己請師爺就很舍得下血本,當下直接給顧炎武開了每月三百兩銀子的高薪,年節(jié)還有好處,業(yè)績好了還單給潤筆。 一番張羅后,就啟航北上了。 …… 沈樹人在京城,這些日子也沒閑著。 他一方面日夜整理準備寫的那些政治哲學文章大綱,以便顧炎武到京后,可以立刻上手。 另一方面,每日去翰林院點卯,熟悉環(huán)境,做些日常工作,順便利用職權(quán)查詢一下古籍、了解當時其他“政治哲學學術(shù)權(quán)威”的思想傾向。 順便再應付一下崇禎隔三岔五的召見,對答關于漕運改革的弊端質(zhì)疑。 一個月的時間倏忽而過,沈樹人可以明顯感受到來自環(huán)境的壓力越來越大——自從他進了翰林院之后,魏藻德、高爾儼等人對他冷嘲熱諷, 話里話外無非是“一個二甲末位都能當修撰,連庶吉士都不配”。 漕運總督朱大典下屬的官員,近日對漕運改海弊端、假賬的質(zhì)疑也越來越多,需要見招拆招。 這天,已是四月十二,也是沈廷揚和顧炎武抵京的日子。沈家的快馬信使,在老爺?shù)教旖虻臅r候,就下船飛馬報訊,好讓少爺提前一天得到消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