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8章 鄉試揭曉-《國姓竊明》


    第(1/3)頁

    把董小宛收留在身邊后,沈樹人也沒有強人所難。反正他又不缺女人,身邊的通房丫頭想要就能要,沒什么好多說的。

    鄉試前的最后十天,他每天依然是騎射健身為主,日子好不快活。

    不過,董小宛那個“愿意先以寫寫算算、織繡打雜侍奉他”的表態,倒是啟發了沈樹人。

    讓他意識到眼下也不是無事可做,可以先安排些種田攀科技的閑棋,為將來做地方官提前布局些資源。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嘛。

    流賊猖獗,說到底是太多百姓沒法溫飽,一切能提升生產力的事兒,能提速就要盡快提速。

    而且沈家雖然有錢,但沈樹人希望的立功買官升遷速度,絕對是父親沈廷揚難以想象的。所以家里給他準備的那些錢財,將來也未必夠用。自己攀科技弄點私房,也很有必要。

    如今的沈樹人,對自家的家底規模也基本上摸清了。沈家的家財,無非在區區兩三百萬兩之間,還不到隔壁鄭家的十分之一。

    做過生意的都知道,家產里面一大半都是固定資產。比如沈家那一百多艘大海船,每艘平均造價數千兩,所以光是船就占了三成家產了。

    再把其他莊園田產工坊這些刨除掉,流動現金最多不超過五十萬兩。父親自己今年為了試點漕運改海,還要留下相當一部分資金上下打點、墊資運作。能撥給沈樹人這邊十萬兩買官運作、補貼任期,就很不錯了。

    之前沈樹人入國子監,雖是楊嗣昌打了招呼的,但錢還是得給,花了兩千多兩銀子——這錢不是楊嗣昌收,也不是吳偉業收,是朝廷明碼標價的。

    至于未來買官所需的錢,沈樹人也打聽過了,監生捐官,哪怕是毫無實權的從八品虛銜官,也要大約四千兩。因為白銀大量流入、物價上漲等因素,明末的官還是比較貴的。

    如果要副縣級掌握實權的,那就至少五六千兩起步。

    正縣甚至副府級別的,根據權力大小油水多寡,幾萬兩的都有。

    ……

    沈樹人前世是文科生,對煉鋼造炮燒玻璃這些也不在行。

    不過他知道君子不器的道理,自己只要學會找人才,重視人才,具體研發工作可以交給下面的人做,自己只要把控好大方向就行。

    所以,每天騎射鍛煉完后,下午回到府上,他就雷打不動抽出兩三個時辰,宅在書房里做規劃,把眼下相對緊迫、適合布局的種田項目,都羅列出來。

    沈樹人首先想到的是發展一點煉鋼、造新式火藥之類的軍工技術,畢竟這玩意兒見效最快。但琢磨了兩天之后,還是暫時擱置了。

    在南京城里搞這些研究,動靜太大,監生的身份也不合適延攬人才。還是等將來有了根據地,天高皇帝遠,再攀軍工科技比較好。

    何況,他已經定下了小目標,將來做地方官后首先要對付的,只是革左五營,這些流賊武器也不好,對付他們不用多厲害的軍火。

    不搞軍工,眼下能搞的也就是百姓日常衣食方面的科技,這些門檻比較低,沈家自己的資源也能盡量用上。

    沈樹人梳理了一遍后,第一階段首先把目標定在了兩個大方向上:布局引進各種高產物種,以及改良紡織勞動效率。

    前者是最容易想到的,明末本就是美洲作物傳入的爆發期,可惜歷史上的大明沒能快速普及、充分享受到這塊紅利,反而被滿清撿了個便宜。

    玉米傳入中原已經有七八十年,土豆傳入也有近二十年了。不過其他果實容易腐爛的美洲蔬菜,如番茄之類,國內目前還沒有,辣椒倒是有,主要是辣椒易于曬干海運。

    但即使是中原已經有的美洲糧食作物,繼續引進優選品種、雜交培育提升產量,也是有好處的。

    除此之外,沈樹人熟讀歷史,知道明末這個節點,還有不少動物類的物種值得引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东新区| 古丈县| 茂名市| 达拉特旗| 太仓市| 南雄市| 江门市| 保德县| 双江| 宁夏| 房山区| 巫溪县| 大化| 仁寿县| 铁力市| 河北省| 兴文县| 赤水市| 吉林省| 旬邑县| 新丰县| 新田县| 桦南县| 剑阁县| 阜南县| 青冈县| 灌云县| 永修县| 仙游县| 即墨市| 峨眉山市| 崇文区| 武平县| 新干县| 缙云县| 郧西县| 田林县| 东乡县| 鸡东县| 阳原县| 洛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