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賽季正式結束,楊瑞和經理格倫-格魯沃德一起飛往了華盛頓,參加26日在MCI中心舉辦的1999年選秀大會。 猛龍老板理查德-佩迪給楊瑞打電話,賦予了他很大權利,這次他想要誰,猛龍就選誰,想交易可以和格倫溝通。 猛龍有兩個首輪選秀權,一個次輪選秀權,不喜歡新秀,夏天猛龍就在自由市場里引援,薪金空間充足。 在楊瑞發出奪冠宣言后,佩迪舍得花錢了,因為拿了冠軍,他會賺得更多。 楊瑞在家抽空研究了新秀名單,每逢選秀大會,都會有專家進行預測,給出評價,還有不少選秀術語。 這個時代專家中二病夠嚴重的。 比如,“球場神鷹”用來形容防守意識很強的人;“籃球嗅覺靈敏者”用來形容籃板球好手;“工程”形容有極大潛力的未經良好培訓的球員;“沉睡者”形容被低估實力的球員。 楊瑞比較尷尬的是,由于猛龍順位太低,沒什么好目標。首輪是24順位,馬蓋蒂、阿泰斯特、波西等即戰力不可能掉到這個位置,開拓者的倒數第二位選擇就更少了。 次輪猛龍在第53順位,約等于末尾。 這屆新秀里倒是有兩個出色的外籍球員,俄羅斯的基里連科和阿根廷的吉諾比利,猛龍如果想選的話,一定能選到,但楊瑞是個重生者,很清楚他們身背合同,暫時沒法登陸NBA。 基里連科只有18歲4個月,成為NBA選秀有史以來被選中的最年輕外籍球員,前世他2001年才加入爵士。就算現在他能登陸NBA,未必是好事,因為需要培養。猛龍這么多潛力新秀,哪有球權給他? 吉諾比利更晚,2002年加盟馬刺。那時楊瑞都不知道自己還在不在猛龍了,他沒打算在多倫多待一輩子。 無論是為工作還是生活,楊瑞都只把猛龍當成一個跳板,將來肯定要去大城市發展。 既然打算走,他把吉諾比利選來干什么?猛龍到時候就是對手了,加強對手實力嗎? 最后,楊瑞決定選適合球隊體系的人,夏天和格倫商量,通過交易對陣容做一些微調,換來有經驗的老將。猛龍要想下賽季奪冠,老將是必要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