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參場的職工數量一定,下設那幾個廠子在逐步擴大,需要的人手會越來越多。 這種情況下,如果再擴大人參生產面積,那就必須招工。 但是大規模招工,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多。 如果一參場可以一直保持穩步發展的態勢,多一些正式職工能養得起。 可是未來究竟怎么樣,誰也沒辦法預測。 假如一參場還像許世彥上輩子那樣,兩千年往后就無以為繼、黃了呢? 那么多職工怎么辦?到那個時候,職工多了就不是資產,而是負累。 倒不如維持目前的參地種植面積,從其他參場以及各參戶手中收購。 既可以緩解原材料的不足,又能帶動當地經濟。 而且場子還不用顧慮正式職工增加后,工資、福利、住房等等問題。 反正全縣目前都在擴大人參種植,這種情況下,根本不用擔心原材料問題。 直接收購省心又省力,對各方都有利,才是最好的辦法。 后世那么多藥廠,人家也沒自己批參地種參,都是直接來收購的,不都發展挺好么? 不能方方面面兼顧的時候,就必須有所取舍,貪多嚼不爛,這是多少年的經驗。 許世彥一番話,總算勸住了林啟越,林啟越一琢磨也是這么個道理。 撫松這么多參場呢,一參場要是真的發展好了,縣里頭保不齊就得說,一參場富了不能忘本,得拉扯一下兄弟單位。 深加工產業不可能交給外人,咋辦?把其他幾個參場當原材料生產基地不就得了? 其他幾個參場種棒槌,一參場負責加工,嗯,行,這個思路可以。 許世彥成功說服林啟越,打消了一參場盲目擴張的勢頭,這才放心。 接下來,許世彥又投入到功能性飲料的研究中。 同時,他還想拜托楚老,給弄幾個保健品的方子,這個,是打算留著自家公司用的。 對于什么保健品方子,楚老對此其實不怎么贊同。 在老人家看來,這個有點兒胡扯。 就沒聽說過,有哪種藥方,可以做到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