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被她這一打岔,唐清江不好意思繼續溜須拍馬了,話鋒一轉,說:“時事維艱,愿同舟共濟之。王爺,雜院也不要叫雜院了,改成共濟坊吧。” 饒祈年自然應下。 蘇懷瑾說:“共濟坊才開始設計,建好需要很久呢。百姓一直住在別人店里,別人肯定有意見,不然給他們些錢吧。” 唐清江說:“這不只是銀錢的問題,許多店家擔心災民一直在自家店里住著,拉低了店面的檔次,影響日后的生意。” “而且,災民長期聚集在一起,很容易傳遞焦慮情緒,發生嘩變、騷亂,王爺,必須將災民分散安置,讓他們去投親靠友。” 萬峰說:“今年災情重,他們親友家里也遭了災,恐怕不能多養幾張嘴。” 唐清江說:“可以對集中安置災民進行登記造冊,發放糧食和銀錢。” 又是出錢出糧,廣陵王府能有多少存糧啊!馮邦彥面色凝重:“不然,先暫時發一段時間的錢糧?” 饒祈年說:“馮先生先對災民進行登記吧,本王去見見邱知府和廣陵各大家族。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問題很快就能解決的。” 蘇懷瑾心里難受極了,那么驕傲尊貴的廣陵王,要拉下臉去求邱知府和廣陵大族了,可恨她什么都做不了。 傍晚,饒祈年回到臨湖別院,臉色陰沉難看,可見非常不順利。 蘇懷瑾想上前問,被唐清江攔住:“既然已經知道結果了,為什么還要問,豈不是讓王爺更加心煩?” 蘇懷瑾憤怒又不解:“他們不是一向巴結王爺嗎?怎么王爺親自出面也沒用!” 唐清江冷清地說:“巴結王爺,是為了獲利,不是為了出力。” 以利而聚的關系,真的是比春冰還薄啊! 深夜,饒祈年沐浴更衣,恢復了從容矜貴的模樣:“各位先生回到別院了嗎?” 蘇懷瑾忙說:“都回來了,萬先生剛到,應該正在吃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