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唐清江與楊士徵還冒著大雨在城南救災—— 被安置的災民反映,還有親人被壓在廢墟里。楊士徵便帶了四百名侍衛、二十輛馬車,與身體比較健康的災民一起發掘廢墟、救人。 不時有傷者被扒出來,哀嚎著送到馬車上,拉往醫館里。 同行的布衣門客郭恒擦擦眼淚,感慨:“太慘了,簡直慘絕人寰。” 唐清江冷漠臉:“還能哀嚎,算不得最慘。” 果然,侍衛從磚頭瓦塊底下扒出來已經僵硬的尸體:“這是誰家的人?” 立刻就有人呼天搶地起來:“大哥!我的大哥啊——” 郭恒落淚:“百姓生活得好苦啊。” 感性有余,理性不足,像個只會哀哀啼哭的婦人,偏還被人吹捧為仁愛。 唐清江不耐地說:“所以需要你幫助他們。你在這里調度救人事宜吧,搬出來的廢棄材料堆放好,別塌了再砸傷人;侍衛和百姓有身體受不了的,讓他們歇一歇,輪著上,他們絕不能出現傷亡。” 要獨立去處理這些,郭恒非常沒底氣,下意識地問:“您要去哪里?” “去后方調度醫藥,保障后勤。” “那亡者怎么辦?要是處理不好,恐怕百姓會怨恨的。” 處理尸體確實不容易,稍有不慎會刺激家屬脆弱的情感。但不知道為什么,唐清江覺得如果換作蘇懷瑾,她是不會需要他手把手教的。 唐清江耐心地說:“尋一高地,將尸體整齊擺放。每發現一具尸體,都行個禮表示敬意。” 郭恒還問:“行、行什么禮好?” 唐清江終于忍不住爆發了:“你需要自己思考,不能什么都讓我教你。” 論獨立思考的能力、獨當一面的勇氣,蘇懷瑾比廣陵王府許多門客都強。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