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般東西要進行對比的時候,肯定是先進行計算各自價值所值,然后再比較一下數字大小所決定誰的價值更大。” “而你們剛剛的判斷…只是全憑著自己抽象的印象,選擇了一噸100元的價值更大。” 常青樹看了一眼眾人的答案后,大致說出了他們為什么會選錯的原因。而究(jiu)極原因就是剛剛話中的“抽象”二字! “那我們先聊一聊…我認知當中的抽象意思,我認知中抽象的本意就是-從許多事物中舍棄個別的非本質屬性,抽出共同的本質屬性。”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說,你們忽略了非本質屬性-紙幣重量的這個因素,被這個問題本身共同的本質屬性吸引了注意力。” “而這個問題的共同本質屬性就是一與一百這兩個數字。” “且你們平常認知中的一張100元就是等于一百張1元,所以你們在這種認知的情況下…也就自然而然的把一噸等于百噸認為相等值了。” 提了問題的重點…也說了他們審題的誤區后,常青樹用著不確定的語氣問道:“我這樣說,你們聽懂了沒?” 我這樣說你們聽懂了嗎,直播間的眾人直接被這句話干到沉默了。 【咳咳…雖然不明白老葉說的是啥意思,但光看這架式我就覺得好牛逼好有范。】 【--老葉說的挺有道理的,我們生活中用的一百元紙幣確實是比一元紙幣大一些。 --通過重量這個結倫…我們就算是不去刻意計算結果,也基本上是不會選一噸一百元的選擇。】 【--樓上說的我有點迷糊了,為什么一百元紙幣比一元紙幣大了一些。 --就不用刻意的去計算,還直接排除了一噸一百元這個選擇啊!】 【哈哈哈…我抓到一只蠢萌蠢萌的野生二哈了,這個真的有笑到我啊。】 【紙幣重量嗎?紙幣那么輕的的東西,那不都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嗎?】 【呵呵…這上噸的東西,哪怕單體只是有一點點差別,所計算出來的結果也會完全不一樣的。】 … 【主播來救救我啊…我還是聽不懂你講的啥子意思哦!】 常青樹掃到彈幕有人說不會,他愣了一會兒脫口而出:““還有人沒聽懂嘛!” 他人徹底懵圈了…他自己都已經把話說的這么明白通透了,可還是有人聽不懂他的意思。 常青樹迫不得已再次的重新組織了語言說道。 “根據最新版本的人民幣官方數據顯示,100元人民幣的重量是1.15克,而1元人民幣它的重量是0.743克。” “--咱們按照一張100元等于100張一元的算法來進行換算,一百元人民幣紙幣重量1.15克是:一元人民幣重量0.743克的100倍。 --也就是說,一百元人民幣1.15克重量=一元人民幣74.3克的重量。” “--最后咱們再把單位換算一下,能得到這么一個結論。 --當重量1.15噸的100元人民幣=74.3噸的一元人民幣的時候,那1噸一百元人民幣的價值是小于100噸一元人民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