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質問-《醫武狂尊》
第(3/3)頁
浮萍散人微笑道:“因為人比動物多了思維,多了眼界,這跟動物之間最兇猛的動物會吃掉比它弱小的動物是一樣的道理。這也是一種維持世間平衡的一種方式?!闭f到這里,見龍鼎沒有說話,她繼續說道:“為什么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呢?
首先,眾生擁有相同的本性。
《大般涅槃經》說:一切有情眾生,都具有佛性。前面說眾生主要指的是動物,“有情”也是眾生。所謂有情,就是有意識。為什么說所有的生命都是有佛性的?它們有意識是主要原因。我們可以看一下這句話:能覺悟的都是有意識的東西。正因如此,佛宣告說:一切眾生,都具有佛性。
佛說,所有的生命都有佛性。佛性可以理解為有意識,有意識才能覺悟。所有的生命本性都是一樣的。從本源上是不分高低的?!赌鶚劷洝氛f:經佛性平等的眼光來衡量,眾生沒有區別。
人可以覺悟,禽獸也可以。
《舊雜譬喻經》上說,有一個僧人養了一條狗,這條狗也很乖巧,整天聽和尚念誦經文。狗死后投胎成一女子,她看到乞討的僧人都要給他們供養飲食,之后入了佛門修到了阿羅漢境界。
其次,眾生在生死輪回上其實沒有區別,一樣輪回于六道中。有生就一定會死,無論是人還是動物,在死亡面前請都沒有特權,包括天神在內。死后是入地獄還是上天堂,這是由自己造就的業因決定的,誰也不會例外。
就像我在前面說到的故事提到,人可能轉世投胎成為畜生,也可能是神仙,畜生可能投胎為人,甚至是到天界,同樣神也可以變成畜生也可能更低等。所以在生死面前都是平等的,《妙法蓮華經文句》有云:“若言處處受生,故名眾生者。此據業力五道流轉也。
在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都需要受到保護的思想前提下,佛教提出慈悲為懷,善待一切生命的觀念。
并以此作為倫理道德的善惡標準,評判和發放眾生在來世輪回果報的門票:第一善業就是不殺生.凡行善積德者上天堂,入善道;殺生則是十惡不赦的第一條,凡行惡作孽下地獄成餓鬼。《華嚴經》有云:“于中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于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
總之,不殺生是佛教全部戒條的首戒。佛教用一種平等的視角和心態去護持一切有生命的物種,對待其他生命物種的傲慢與偏見?!?
龍鼎冷笑幾聲,譏諷道:“你說了這么一大堆,無非就是想說,你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眾生平等。只是,這個時空的我,怎么就跟眾生平等扯上了關系?”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城|
滕州市|
常山县|
搜索|
芷江|
桃园市|
镇坪县|
格尔木市|
诸城市|
小金县|
宾川县|
临沭县|
嘉善县|
奉贤区|
庆阳市|
什邡市|
九龙城区|
保靖县|
房产|
扬中市|
皋兰县|
吉木乃县|
昌黎县|
冀州市|
梅州市|
谢通门县|
涞源县|
禄劝|
乌兰县|
陆良县|
寻乌县|
临沭县|
乌恰县|
禹城市|
平顺县|
四会市|
大关县|
南通市|
肃北|
察雅县|
年辖: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