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回頭皆幻景。” “對面~是何人~” …… 又是一段驚艷絕絕的戲腔聲被唱出,又清又亮。 嗓音也極其具有穿透音,直接在整個舞臺上響徹而起。 但這一次又和上次不一樣。 觀眾們并未從中聽到任何一點兒高亢之意。 這一聲戲曲,怎么說呢? 更像是鳳凰最后的啼鳴~ 而當聽到這段詞時。 他們的眼中之前所看到的畫面確實散了。 如逆水隱去一般,從原先的極致清晰的畫面逐漸隱去。 就像是從未再次出現過一樣。 漸漸的。 有一抹火紅從每人的眼中升起。 看的不算很真切,在他們聚精會神的駐目看去時。 觀眾們都驚了。 這一抹火紅,是火。 熊熊燃燒的烽火!!! 烽火遍地都是。 但是。 就是在這遍地烽火狼煙的地方,卻矗立這一座舞臺。 隨著他們抬頭,他們能看到。 在這舞臺上。 有一位憐人戲子。 而這人正是剛才那人。 她的著裝也和此前的一樣。 只是若是仔細看去的話。 能看出,她身上的紅裝好似是血。 滾滾發燙的熱血!!! 此時此刻,所有人的心底都有一股痛意在泛濫著。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說到頭,即使是現在聽到這兒。 但真正讀懂這首歌所表達是什么的,沒有多少。 “戲幕起,戲幕落,終是客。” “你方唱罷我登場。” “莫嘲風月,莫笑人荒唐。” “也曾問青黃。” “也曾堅鏹唱興亡。” 聽懂了。 當這一道低吟聲從江源口中唱出時。 所有觀眾徹底聽懂了。 江源的這首《哧憐》唱的是國家興亡。 唱的是國家興亡啊!!! 他唱的好像就是大夏。 是啊,一百年前。 大夏不正如《哧憐》所唱的一樣嗎? 遍地烽火,隨處可見的鮮血! 之前所唱出的戲腔,不正是在說些這些東西嗎? 臺下人走過,不見舊顏色。 因為這些都是未曾見過的生面孔! 臺上人唱著心碎離別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