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四節 林全安的新買賣-《臨高啟明》


    第(3/3)頁

    林全安的想法是,萬有到揚州設置總號,然后在南京、京師、蘇州、杭州各設一處分號即可。

    在揚州設總號便于運輸。南北貨賺得就是地區差價。而且這個差價非常之大。福建的筍干,在當地不過幾錢銀子就能買上一簍,運到京師,就是幾錢銀子一斤了。蘇州的洞庭紅橘子、福州的蜜桔,產季的時候多得只能倒掉,販運到北方就是南方珍果;海參魚翅,在山東不過分把銀子,運到江南和京師就是珍饈美味……

    但是大宗的貨物南北運輸,在過去除了走騾車之外就只有依靠運河。具體來說,就是利用漕船運輸。每年漕船上行運糧都允許漕軍隨船攜帶私貨,至于下行空載,帶貨就更是漕軍的一筆的重要收入了。

    揚州是運河上南北交匯的重要口岸。在這里設總號,無論北貨南運,還是南貨北運,都可以就近接洽漕船分撥運輸,而匯款寄信也可托漕船順路遞送,非常的便利。

    至于四處分號所在地,一來這里都是商業繁華的貨物集散之處,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居民消費水平也高,用來門市銷貨,無論零售整躉都很便利。二來可由此地坐莊或者派員收購附近的土產。以杭州來說,在杭州不但能夠就近收購兩浙地區的各種土產,從此地出發通過徽杭道可以深入皖南山區,收購茶葉、筍干等各種山貨,也可以直下福建,收購福建的各種土特產。

    “為何不走海運?”

    林全安一愣,江南往京師走海運,這是他從來沒想過的事情。畢竟這兩處之間的物資和人員流動向來是走運河的。

    “這我也不知道。”林全安搖頭,“我只聽人說過,海運難行,遇到風浪漂沒,頃刻便是傾家蕩產。大家寧可用漕船,縱然路上沉掉幾只,總不會全軍覆沒。”

    “漕船很慢。”

    “是漕船不僅慢,期間的弊端也大。”林全安說。他聽人說過不少運河上的花樣。從起運開始種種勒索,盜竊,陋規,一路上“靠水吃水”吃漕的人不知多少。

    “不過商人運貨,交給漕軍就完了,期間的交道都是他們去交涉,左不過多費幾錢運費罷了。”

    “這里面不就是錢嘛。”司凱德想,如果能把江南到京師的貨運改成海運,把運河里的貨物運輸業務搶過一部分來,不僅穿越集團可以大賺其錢,還能鍛煉出一支橫跨南北的船隊,將來軍隊在海上機動就有現成的船只和水手可用,而且沿途的航線也可以早做開發。

    這么一來,總號所在,莫如在上海為好。

    上海是中國南北海運的交界處,船只出海,無論向北到天津、遼東,還是向南到廣東福建,甚至向內地各省滲透,都很便利。

    從上海沿長江上溯,可以輕易的到達中國的主要產糧區湖廣地區,占據了這條中國的黃金水道就能以長江為交通樞紐,向兩岸滲透。源源不斷的吸收當地的豐富物產和人力資源,銷售大量的商品。

    ……

    穿越集團若是要經營對日貿易,從上海啟程,也比從鄭芝龍占據的金廈地區來得便利。

    鄭芝龍運往日本的商品,以生絲和絲綢制品為最大宗,其次是布匹、日用品和藥材,這些產品在江南地區都有大宗出產,就近收購就近發運。在運費上又比偏居福建一隅的鄭芝龍集團來得便宜……

    其實司凱德還在打為大明海運漕糧的主意,每年幾百萬石漕糧從江南起運,若是能承接下來,光水腳的收入就不得了了。

    不過,這個主意太遠大了,恐怕一時半會是辦不了的。

    雙方商討已定,各方自己去做準備。林全安當下提出要求,自己若是要出外到總號任職,需帶妻妾一人,并攜其子女,其他家眷可留在臨高。

    江山當然同意??這是合理要求。林全安其實還打著另外一個算盤:即乘這個機會把自家的人口和財產轉移一部分出去??還是打得狡兔三窟的主意。

    “可惜你的兒子太小,不然倒可以做你的幫手。”江山哪里知道他肚子里的小算盤。

    “將來還要首長們多多提攜。”林全安說得很是客氣。

    林全安開設的萬有,在臨高的情報局體系中被稱為山路。代號為“金字號”。根據對外情報局和殖民貿易部的多次會議商討,從兼顧貿易和情報的雙重考慮,決定未來的大陸情報-貿易體系參考鄭氏集團當年的組織方式。

    鄭氏集團在海上的行動,除了明末受招撫之后的一段時間之外,前期收到明廷壓制,后期遭到滿清的封鎖。U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泽县| 永登县| 永顺县| 浦江县| 桑日县| 文水县| 文水县| 和龙市| 河源市| 嘉黎县| 班戈县| 江北区| 正阳县| 崇义县| 开封县| 郯城县| 静安区| 海淀区| 太白县| 电白县| 乌鲁木齐县| 大邑县| 宁都县| 湟源县| 安顺市| 五莲县| 卓尼县| 当阳市| 班玛县| 青浦区| 肥东县| 新源县| 明水县| 武穴市| 贵阳市| 右玉县| 云龙县| 新巴尔虎右旗| 民勤县| 池州市| 江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