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就是一個空架子。”陳同說,海家除了宗族共有的祭祀田二百畝之外,只有不到二百畝地。至于動產(chǎn)根本就談不上了 海瑞以清廉著稱,死得時候連口像樣的棺材都買不起,后裔自然也不會有多少家產(chǎn)。 因為家門中出了這樣一位以清正廉潔著稱的名人,為了維護家聲,地方士仲常用的一些斂財?shù)耐衢T邪道海家是從來不染指的。 “真不容易!”林億光贊嘆道,“不愧是海公的子孫。” “誰說不是。”陳同深以為然,“大伙也在議論,說這是劫數(shù)。” “海家若能度過這一赧 必能興旺發(fā)達。”林估光含蓄道,“就看海述祖的悟性夠不夠了。” 林佰光吩咐高弟:“你且去打聽下,那些借款給海家的債主。愿意不愿意把借據(jù)轉(zhuǎn)手?” 高弟心領(lǐng)神會:小的明白。” “不要太著急出手,要狠狠的殺價。”林估光關(guān)照他,“海述祖的借據(jù)就快一文不值了。” 如果海述祖沒有其他財源,沒有外人的財力支援的話,事實上他已經(jīng)破產(chǎn)。他大略心算了一下,光償還債務(wù)和利息,就夠讓他傾家蕩產(chǎn)的了。 “收買債務(wù)這事情,須得隱蔽行事。”林傷光囑咐高弟。 自己收買債務(wù)當然不是為了做善事,而是準備以此要挾,消息一旦走露出去,對雙方都沒好處。 海述祖這會干脆躲到了廣州。他無計可施。自從船在海峽里被劫之后,他就沒有睡過一個安生覺,一船的人后來陸陸續(xù)續(xù)回來一些,只從他們嘴里知道船在瓊州海峽被海盜打劫了,幸虧得到了臨高的澳州人的救助,大伙才逃了一條性命,多少還在臨高做了點買賣。五桅大船也被拖救到臨高了。海述祖因為自己派去隨船的管事死了,不敢太相信這些搭船小商販和水手的話。直到五桅船的火長回來,帶來了澳洲人的信件和禮物才得知了確切的消息。 要他親自去臨高取回船只和貨物,海述祖猶豫了許久 到不是他不想去,畢竟去臨高還有一線希望能收回一部分本錢,不去就是坐以待斃。但是家人朋友紛紛勸諫他不要去,說澳洲人不是以此為誘餌,讓他自投羅網(wǎng)當肉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