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六十九節 秋賦(三十四)-《臨高啟明》


    第(1/3)頁

    將養百姓,最要緊的就靜,!昔日漢代孝文、甲繃        ”

    熊卜估耐心聽了半天,發覺劉進士的全部理論就是“統治者應該什么也不做,一切保持原有的秩序運行,免得騷擾了百姓。

    劉大霜接著說:丈量田畝看似合理又利民,實際上在執行中往往會被“宵小之輩”所乘,原是利國利民的事情。到最后反而鬧成了害民之舉。他很不客氣的就把陳明剛的例子拿了出來。

    “若沒有陳明網的丈田,我們還想不到這一節”熊卜佑把這責任直接往他身上一推,“他雖然是假公濟私。但是丈田清稅賦這件事我們覺得并不為錯

    “丈田清稅,無非是要多征錢糧,本縣的百姓已經夠苦得了”。劉大霜激動起來。痛陳臨高百姓的生活狀況。他雖然住在縣城里閉門讀書,但是從家人、親戚、師友學生和自家的佃戶嘴里知道農村的真實狀況,農村經濟的凋敝和農民的疾苦,他了解的很多。

    “劉先生說得都是實情”。熊卜估道,“但是自從大明開基以來,臨高承平快三百年了吧?三百年來百姓卻越過越窮,到底是什么緣故?”

    “外有黎亂海盜,內有土匪。天災不斷

    “這只是一部分,劉先生總該知道,臨高的戶口是在逐年減少的吧?”熊卜佑先從這個。問題上入手。

    劉大霜當然知道。

    “大明開國初東。本縣的戶籍是有近六萬多人”熊卜佑說,“現在有多少?。

    劉大霜張口結舌,他還真不知道本縣的戶籍人口有多少。

    “在籍人口不過二萬多:這二百七十年來,臨高雖然和先生說得一樣,有黎亂、海盜、土匪,但是大體局面還算平靜,民生粗安這四個。字是當得起的

    劉大霜點頭,這話不錯。瓊州府雖非世外桃源,但是各種大規模動蕩要比大陸少得多。按理說這樣的地方戶籍人口是應該增加的。現在越來越少,只說明逃亡戶和隱盧越來越多了。后者他知道,縣里不少村子是整村的隱戶,托庇在某個地方豪強之類的人物名下。自己名下。也有少量的隱戶。

    問題的根結,就在這大明的稅賦制度上!熊卜佑毫不客氣的指出其種種弊端。

    他先從大量的“詭寄隱田”開始談,大地主們用種種手段逃避賦稅,從而使得無地或者少地的農民加重了賦稅負擔。而且大戶勾結官府,賄賠胥吏,種種違法行為無人糾正小民不但無法少交顆粒,還被強行用各種手段增加了額外的負擔。

    “富家占地萬畝不納一粒米而莫能究詰,貧弱不取寸草歲輸重課而無所控制土地集中。賦役不均。農民不是逃亡就是投寄他人名下。弘治年間。大明的戶數。就比洪武年間少了  墜萬。口數少了奶多萬。論及現在,更不堪了!”熊卜佑侃侃而談,“這清理田畝,均平稅賦已經是不得不辦的燃眉之急了!若再是一味的“安靜”百姓們最終不外乎是強者為寇。弱者陷溝渠”。熊卜佑話鋒一轉,“劉先生在大陸上故舊甚多,邸抄也看得。如今天下的局勢到底如何。總比我們更清楚

    熊卜佑的材料都是現成的,要事實有事實,要數據有數據,和傳統士子空談“民不聊生餓孵遍野”之類的感性套話完全不同。春節過后的社會調查使得穿越集團掌握了大量的本地數據。為了應對類似今天的局面,資料部門早就把資料庫里所有掌握的明代賦役制度的研究資料進行了一番總結歸納,寫了長篇報告給領導小組閱讀,現在領導小組里的每個,人都算得上是半個明代賦役制度的專家了。

    果然,劉大霜被說得啞口無言,他雖然對臨高的農村經濟的調敞狀況相當了解,但這也僅僅是了解而已    他的學問不在這些經濟之學上。熊卜估的這番話。說得有理有據,引經據典,讓他心生欽佩之情。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姜堰市| 沁源县| 全州县| 来宾市| 吉木乃县| 甘孜县| 竹溪县| 峨山| 裕民县| 昌吉市| 岗巴县| 淅川县| 肃北| 宜宾县| 巴东县| 大同市| 兴业县| 台湾省| 莱西市| 绥江县| 新营市| 城口县| 博湖县| 肇东市| 大渡口区| 辽宁省| 开封市| 富锦市| 灌南县| 博罗县| 岳池县| 华宁县| 兴海县| 涿鹿县| 新绛县| 张家口市| 永泰县| 湘潭市| 古浪县| 富锦市| 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