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節 書辦-《臨高啟明》
第(2/3)頁
“這不是一碼事吧。”馬千矚立刻唱起了反調,“他是要我們繳糧,又不是要我們包稅。”
“雖然不是一回事,但是王兆敏這下lu了底褲。”文徳嗣用了一個粗俗的比喻。
“原本我們不知道臨高縣對征糧的壓力有多大,現在看來,他們的壓力很大。”文徳嗣分析道,“從王兆敏的要求來看,起碼暴lu了臨高縣衙在征糧上面存在嚴重的困難。”
既然在征糧上存在困難,穿越集團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不過,到底難在哪里,他們還是一無所知。在做出下一步的行動之前,他們得先把縣衙的底牌摸清。
這種事情,自然是找縣衙“戶房”的書辦打聽最為直接。
此事卻并不容易。縣衙里有所謂“三班六房”,這三班的頭子和六房的書辦都是不易相與的人。大小衙門基層的公務,只有書辦才熟悉,這一點就是他們的“本錢”,其中的真實情況,以及關鍵、決竅,為不傳之秘,所以書辦雖無“世襲”的明文,但無形中父子相傳,有世襲的慣例。這種人個個是積年老吏,公事上熟到不能再熟,對人情世故,官場哲學也是了然于胸。穿越者根本無法控制收買,所以執委會的對這群人的政策就是先懷柔以為我用。時機一成熟就將其徹底的清洗。
臨高縣的戶房書辦叫陳明剛,本地人士。據說此人的祖輩從宋代開始就是臨高縣里的書辦了。家里藏著許多秘傳的本子,對縣情可謂極其熟悉,方方面面都要賣他一個面子,是本地極吃得開的人物。茍大茍二在臨高縣胡作非為,陳明剛是得了極大的好處的――其實就冉耀看來,類似茍大茍二這樣的團伙別看一時間塵囂至上,貌似強大,實際鏟除不難,一旦倒下就是一哄而散。象陳明剛這樣根深蒂固,盤根錯節的人物才是真正的所謂“看不見的幕后黑手”。
在縣里,他也是不可或缺的紅人。王兆敏能每年把秋糧征收上來,這陳明剛有著莫大的功勞。實際上,能不能和縣里戶房書辦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說是直接影響到縣令的為官順利與否的。
因此,即使是縣里的實權人物王兆敏,見到陳明剛也要親熱的稱呼一聲“老八!”――陳明剛排行老八,以為熟不拘禮的
因為戶房書辦關系到全縣的賦稅,是個極要緊的人物,鄔徳一直有把他爭取過來的念頭,為此派熊卜佑和他交際過幾次,林佰光也出馬和他對過陣,結果差強人意。
陳明剛不是什么耿直之人。也完全談不上立場,其態度圓滑到了極點。對穿越眾,他是極力敷衍,有什么要求,辦什么事情,從不拖沓,也不索要種種陋規,可以說是買面子買到了十二分。但是在牽扯到一些關鍵性的問題上,特別是土地數量,稅賦負擔上,他總是打馬虎眼。說一半藏一半,有時候干脆東拉西扯一些晦澀的術語,讓穿越眾不知所然。
在政治保衛總署的檔案材料里,陳明剛的黑材料極多,可以說他是全縣民憤最大的幾個胥吏之一,甚至比刑房的書辦還要罪大惡極。張興教對此人也是恨之入骨――畢竟他的家破人亡正是從戶房勾結茍大茍二搞“產去糧存”這個花樣開始的。
但是現在,穿越眾還要利用他一階段。熊卜佑當下叫人備了一張帖子,請陳明剛到縣衙前的茶館一敘。
一般來說縣衙前的街道總是全縣最熱鬧的所在,而縣衙對面總有幾處茶館之類的買賣。這里有專門由官府發給“戳子”的專以代人撰寫稟帖訴狀為業的“代書”,也有經驗豐富勾掛三方的訟師,照例都一個個窩在衙前茶館里等候主顧上門或伺機兜攬生意。衙門中胥吏差役、長隨師爺各色人等,與外界的通消息、講斤頭、勾結舞弊、討價還價,亦多借此地方進行。要到縣衙辦事,這里就是最佳的窗口。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浩特市|
汝阳县|
西昌市|
翁牛特旗|
英吉沙县|
贞丰县|
文登市|
兰西县|
大足县|
武强县|
黄大仙区|
五莲县|
类乌齐县|
平谷区|
东乌珠穆沁旗|
青冈县|
桃江县|
余庆县|
泊头市|
固始县|
措美县|
库车县|
外汇|
扬州市|
洪江市|
广丰县|
贵阳市|
揭阳市|
漳浦县|
临夏市|
手机|
湘西|
丰台区|
太仆寺旗|
松原市|
富平县|
梧州市|
拜泉县|
清涧县|
两当县|
芜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