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一十四節 茉莉軒工作-《臨高啟明》


    第(1/3)頁

    王賜無法推辭,想到不管髡賊們是什么企圖,對這一家子總是有好處。便起身道:“學生在此替他們謝過了。”說罷深深一躬。

    “呵呵,不用客氣。”熊卜佑看他的態度軟化,心想這計劃有了七八分的把握了。當然了,這酸子愿意不愿意都不會影響到最后的結果,但是有他參與的話,事情辦起了就會順利一些。籠絡土著知識分子的事情還是要有他這個縣里的教諭的協助才好。

    執委會對土著知識分子原本并不看重――他們自身的知識結構和體系遠超本時空的任何科學家,無論中外。這些只會幾本四書五經的小知識分子在穿越者看來最大的價值就是認字。

    但是久而久之,在工作中不斷搜集到的社會信息反饋,執委會對土著知識分子的看法有了一定的改變。畢竟再窮困潦倒的知識分子,理論上都是掌握知識的人,而且還是官僚體系的后備軍。所以他們在社會上還是享有相當的地位和聲望的。

    這么一來,土著知識分子就從可利用的人力上升為需要重點拉攏的階層了。在知識匱乏,文盲率極高的古代社會,有文化的人不但掌握了話語權,也掌握了判斷是非的權力。這批人的態度和向背能夠影響到許多普通百姓。

    另外,從他們搜集到的生員、童生的不完全名單可以看出,除了一部分平民小戶的窮讀書人之外,很多讀書人實際上是士紳、地主的子弟。能夠籠絡他們,也等于是變相的籠絡了當地的士紳階層。

    因此,外商委開始展開專項的對全縣讀書人的專項籠絡工程――代號“茉莉軒”工作。除了生員、舉人、進士之外,沒有功名的童生也列入了計劃。

    外商委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研究,已經大體掌握了整個臨高的文化狀況。

    總體來說,水平極低。

    當然,這個水平極低是放在明代這個大環境下說的,如果從海南島本島來說,臨高的文化建設還算是瓊州府名列前茅的。畢竟臨高也是千年古縣,積累總是有一些的。

    但是因為人口稀少,全縣的讀書人比例也就偏低。全縣的生員,大約有三十人,在縣學里掛過號,參加過縣試的童生在六七十人上下。

    一個縣里的生員,多少是有定額的。最值錢的自然是廩生,每個月有六斗米可領,一般大縣三十,小縣二十。臨高的廩生名額有二十個。廩生之外有增生、附生之類的額外名額,但是沒有補助,這類人,在文風極盛的地區是很多的,但是在臨高只有寥寥無幾的十來個人。

    縣里財政困難,學田收入近乎沒有,連廩生都經年累月的拿不到米,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當然有不少讀書人家境寬裕,并不稀罕這點錢米,但是對比較窮的人來說,日子就過得很艱難了。

    在大體掌握了情況之后,正好遇到了王賜要求天地會幫忙種學田的事情,外商委覺得這正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可以足臨高的教育事業。

    熊卜佑站了起來,在廳堂了轉了一下,又在廊下眺望了院子中的荒蕪狀況,搖了搖頭道:“想不到這縣學文廟荒廢到如此的地步!”

    王賜的臉紅了:“總是學生的無能……”

    “這個不能怪你,”熊卜佑大大咧咧的說道,“縣里幾年來一文錢、一粒米也沒給過你。能支撐到這個地步,已經是大大的不容易了。為了臨高的文氣,王教諭真當得起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了。”

    這話從髡賊嘴里說出來,王賜的眼睛居然差點紅了。

    天可憐見!他想,我到這南陲小縣臨高當教諭,沒一天不在奔走,能想得法子都想過,四處找士紳募捐,鞋子跑壞了好幾雙,被土匪搶劫,幾乎丟了性命,在海邊遭遇颶風,差點葬身魚腹,看夠了士紳們的冷面孔,勉勉強強的維持到現在。縣令也不過道一聲“辛苦”而已。想不到這海外才來了一年多的澳洲人,竟能看得這樣明白。忽然大起知己之感。

    “這也不敢當。”王賜平靜了下心態,“即然當了這一縣的教諭,總得盡一分心力。”他嘆了口氣,“但求問心無愧而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县| 阿鲁科尔沁旗| 增城市| 兴安盟| 新巴尔虎左旗| 二手房| 灵丘县| 通榆县| 长春市| 比如县| 商城县| 东辽县| 江津市| 双鸭山市| 西昌市| 临颍县| 徐州市| 梅州市| 宝清县| 青河县| 德化县| 南江县| 邯郸市| 铜梁县| 达州市| 高阳县| 德清县| 宜兰县| 贡觉县| 连南| 红河县| 东阳市| 吉安县| 舟曲县| 木兰县| 池州市| 勐海县| 特克斯县| 邵东县| 玉门市| 安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