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九十二節 來自廣州的訂單-《臨高啟明》


    第(2/3)頁

    莫笑安遲疑道:“還有個生產能力的問題,縫衣針是機械廠在生產,它又不是急需的物資,經常被排在最后?!?

    實際上縫衣針從總共才生產了不到一萬根就停產了。機械廠不但有太多的事情要干,而且大伙對制造這種小五金日用品興趣缺乏的很。

    “這設備不能放在機械廠,雖然你們都是屬于工能委的――但是機械廠的這群人是玩機械的,一個個搞蒸汽機,造鍋爐都嫌不夠味,你要他們給你做縫衣針?和督公說一下,讓機械廠多制造幾臺成套的制針設備,劃到輕工業部的編制里。工人,你叫機械廠幫你培訓,原料由計委撥,這樣縫衣針廠才能保證每天開工?!?

    莫笑安想自己怎么早沒想到!機器和人員都在別人手里,自然事情做起來就不順了。

    “茅塞頓開!”

    “我們也希望輕工業部門多搞些新產品銷售,老是賣鏡子和玻璃器,遲早要審美疲勞的?!?

    “平板玻璃的銷售怎么樣?”

    “這種東西和玻璃鏡子一樣,能有多大的市場?”張信對奢侈品的看法是很清楚的――奢侈品雖然有暴利,卻不是商品的主要發展的方向。但是如今高處不勝寒。文總提出過的把小型鏡子廉價化的舉措迄今大家也不愿意推行,畢竟現在的利潤即可觀又穩定。

    工能委本身現在也不愿意把鏡子廉價化,玻璃廠的產能是有限的,一旦廉價化之后銷量暴漲,對本身任務就吃緊的玻璃廠來說就更吃力了。

    “還可以從食品上打打注意,不是味精――有沒有廉價的大眾小吃一類的東西,一文能買好幾個的……比如說――糖”

    “糖?”

    “糖!”張信說,“對,就是小孩子吃得糖。我小時候住的是湖南的小縣城里,有親戚到廣州去出出差,給我帶回來一包水果糖。當時就覺得是人間無比的美味……”張信沉浸在往事的回憶中。

    “會有市場嗎?”

    “起碼在廣州不可能沒有。別忘記溫州人當年是怎么發家的。”

    “這我知道――雞毛換糖。”

    “雞毛喚來的糖也就是農民自己農閑時候做得麥芽糖而已。在當時物質條件極度匱乏的中國就能讓溫州人積攢起第一筆資金,在大明或許也可以。”

    “我明白了,搞糖果工業。”莫笑安點點頭。這的確是個思路。首先糖是穿越集團的大宗產品,原料方面不悅匱乏,而且這是屬于深加工提升產品附加值。

    現在糖價雖然不低,卻是論“石”在賣,糖果再便宜,也得一文二文。算下來,糖果的利潤要高得多。

    張信又提了幾個有可能大宗出口的物資,首先是書寫紙。既然化工部門已經能夠出品硫酸和燒堿,大規模批量造紙已經不成問題了,不管是雷州的甘蔗渣造紙還是秸稈造紙,穿越集團造出來的紙肯定是最廉價的。摻入高嶺土之后,還能做出潔白度最高的紙來。

    “書寫紙很貴的。”張信說,造紙雖然原料廉價,但是在過去沒有化學品的時代,造紙原料的漚爛成漿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和大量的勞動力,唯一能幫忙的化學品就是石灰而已。

    莫笑安的輕工業部屬下就有一個土法的造紙作坊,是由從大陸的移民里找來的造紙工人負責生產的,全程土法。莫笑安對土法造紙的低下效率是清楚的。造出來的紙,除了質量較好的供書寫之外,多數都是充當衛生紙用了。

    明代的造紙業已經相當的發達,但其價值依然不低。官府除了各產紙地要進貢詳細到“張”的專門貢紙之外,還搞過“納紙”的制度:被審問頂罪的囚犯必須繳納一定數量的紙張,到后來干脆涉案的訴訟人都得“納紙”。

    過去的賬本用紙已經是極粗極差的紙了,就是這樣的紙,張信還看到有人利用它的背面在書寫。書寫用紙在當時很不便宜。

    “說到紙張之后就要說到書籍,書一樣不便宜。我們有機會?!睆埿耪f。

    廣東的書價是多少呢,張信說價格很高,比21世紀的任何國家都高。一套點校刻印上佳的市坊印本至少要一二兩銀子。

    “雕版書在明代應該技術很成熟了。雕版就是刻板的時候費工,完事之后不就可以反復用了嗎?”

    “雕版的成本很高,保存起來也不容易。蟲蛀霉爛,每年都要修補或者更換一些。這種長期的維護成本是不低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津县| 当涂县| 体育| 黔东| 永兴县| 孝昌县| 芷江| 台南市| 将乐县| 平罗县| 西畴县| 常宁市| 凤城市| 白银市| 融水| 大渡口区| 汉川市| 吴堡县| 淮滨县| 克拉玛依市| 富蕴县| 隆安县| 阿鲁科尔沁旗| 博客| 长岛县| 灵山县| 错那县| 铁岭市| 闽清县| 德惠市| 乐陵市| 舟曲县| 东辽县| 讷河市| 哈密市| 澜沧| 碌曲县| 江孜县| 勐海县| 息烽县| 改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