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四十六節  佛山之行(十二)-《臨高啟明》


    第(1/3)頁

    “不用了,”李洛由道,“兩位都能吃中華菜肴,而且喜歡得緊。叫廖廚子做吧。”廖廚子是他從廣州的家中隨身帶來的,頗有幾道拿手的名菜,尤其是烤乳豬和燒羊肉,在廣州城里是赫赫有名的。李洛由為著在本地宴客方便,也把他帶來了。

    “是。我這就去安排。”程掌柜退了下去。李洛由站了起來,對顧葆成道:“你來。”

    顧葆成還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看得出對這位姑丈很是畏懼。緊跟了過來。

    “我布置你在船上做得作業,做了沒有?可有不懂之處?”

    “回老爺:侄兒已經做了。”李家也是學做官人家的派頭,子侄兒女稱呼長輩都叫“老爺”,“只是有幾道幾何題做不出來。要請老爺指點。”

    “嗯,晚上把窗課本子送到書房來。”

    到的書房,書房里已經打掃的干干凈凈,十幾個大柜子里都得都是往來信件和賬本。裝有重要文書的柜子上著鎖。李洛由檢查了下各處柜子上的封條,確認完好無損,才逐一把封條撕下落座。

    顧葆成自然不敢坐,侍立一旁。

    “葆成!磨墨,寫幾封信。”

    “是!”顧葆成有些奇怪,寫信這類事情,照例是書啟師爺的事情,機密的則是姑父自己動手,怎么叫自己動筆?也不敢多問,趕忙走到紫檀木的書案前,取一錠程君房殘墨,在一方唐代端硯上磨了起來。

    “用宋體小楷寫!你寫――”李洛由的信,是寫給遼海行在沈陽――建奴的“盛京”里的代理人的,這種代理人不止一個,有的在當地開設買賣,有的則專門結交后金的貴族官吏。自從廣寧撤鎮之后,李家在遼東的買賣全部毀于一旦。目睹了遼東軍民慘狀的李洛由回到直隸后稍加安定之后,就開始派人回到遼東,重整家業。以做買賣為名,暗中搜集后金的情報訊息――他胸中還抱著一絲期望:有朝一日王師復遼之日,自己在遼東安排下的情報網絡能夠發揮些許作用――最低限度,也能在當地殺幾個韃子。

    寧遠大捷的消息曾經讓已經對朝政極度失望的李洛由產生了一線希望。天啟皇帝駕崩,信王入承大統,權傾朝野的魏忠賢失勢賜死,直到袁崇煥重新出山,提出“五年復遼”的奏議,這一切都讓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光明。這大明的氣數,到底還沒有盡!

    從他在遼東的代理人那里傳來的消息都表明,自從老韃子死在袁督師大炮之下,后金無論在偽政權內部還是經濟上都處于岌岌可危的狀態。李洛由感到:自薩爾滸大敗之后,朝廷在遼東的頹勢有可能會扭轉,最近二年在遼東的活動也多了起來。

    他要顧葆成寫得是關照代理人在沈陽的商業活動的指示信。遼海行在遼東的商業活動主要是通過皮島這個渠道,進入后金的統治區運銷關內貨物,收購紅參、鹿茸、皮毛。特別是上好的黑貂皮。這種貿易在大明是非法的,不過在后金政權管轄范圍內卻是受到歡迎的。一個以擄掠搶劫為基礎的政權不可避免的窮兵黷武,農業凋敝,各種物資極度匱乏,對與關內展開這樣的走私貿易極為支持。

    不過,李洛由和山西那批漢奸商人還是有所不同的,后金急需的糧食、生鐵、銅器之類的戰略物資,他從來不運銷。運去的都是于耕戰無益的奢侈品,尤以各種絲綢錦緞為主,兼顧各種粗細瓷器――靠搶劫擄掠聚斂了大量財富的野蠻人剛剛脫下豬皮,不可避免的對這些產品產生了極大的需求。李洛由的這個買賣原不是為了賺錢,卻越做越大了――紅參、鹿茸和貂皮讓他賺得盆滿缽滿,

    “……至于貝勒所言,要我等運銷糧食之事,請告其:最近災荒不斷,糧價奇高,且市無余糧可購……”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城县| 锡林郭勒盟| 准格尔旗| 武宣县| 沂南县| 云南省| 肇州县| 慈利县| 城市| 霞浦县| 邵阳市| 太保市| 澜沧| 东辽县| 兴国县| 东明县| 钦州市| 丰都县| 洱源县| 岳普湖县| 清新县| 达州市| 黄冈市| 江油市| 金门县| 朔州市| 云林县| 兴文县| 南城县| 彭阳县| 临城县| 卓尼县| 连平县| 射阳县| 巩留县| 扎鲁特旗| 海兴县| 新津县| 新绛县| 揭东县| 陇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