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楊世祥領(lǐng)著他穿過大門,進到頭進院子里,青石板的院落里,轎子、車馬、等候的轎夫、車夫、隨從仆役,熙熙攘攘,宛若鬧市一般。院子正中甬路兩側(cè)還各搭了一座席棚。里面架著鍋子之類的東西,有人在排隊。大約是供應(yīng)茶水的。 這時候鼻端卻飄來一股腥臊味,只見院子西頭用石條與其他地方隔離開,設(shè)了一間鹿圃,蓄養(yǎng)著好幾只梅花鹿。因為已經(jīng)是初夏時節(jié),天氣炎熱,鹿沒什么精神的坐臥在遮陽篷下。不過這樣也吸引了許多人在圍觀。 這種招攬顧客的法子,劉三只在書里看到過,不由得多看了幾眼。 “楊潤開堂的全鹿丸和鹿茸是有名的。”楊世祥道,“我們家祖上就靠這個發(fā)達的。” 全鹿丸補腎填精,益氣培元,是大補的藥,在佛山這樣商業(yè)發(fā)達的地方,有錢人扎堆,自然“寡人有疾”之輩甚多,難怪楊家能以此發(fā)家。 “我家原居遼東,做藥材生意,四世祖才搬到佛山的。所以能有這門手藝。”楊世祥說起了他的家世,“原本那里還有我們的幾家世交,后來遼事糜爛,這幾家世交大概也都遭了難,唉!” 楊家的祖上還是從遼東來的,這倒大出劉三的預(yù)料。 “潤世堂怎么沒作這個?” “臨高那地方,做了給誰吃。” “世祥兄,臨高沒人吃,不等于瓊山?jīng)]人吃,不等于雷州、廉州沒人吃。你手里有這個方子,其實大有可為啊。” “全鹿。”楊世祥說,“此物不易得,還必須是活鹿,養(yǎng)到要秋天合藥的時候才殺。平日里得有人照料,我爹當年也不是沒想過,實在是買鹿養(yǎng)鹿耗費過大,我們這樣的小店,支撐不起。” 拾步上青石臺階,只見正廳上懸著黑色朱紅字大匾,上書店名:“楊潤開堂徳記”,其下又有黑底金字兩掛匾,一書:“地道藥材”,一書“遵古炮制”。正壁兩旁是蜂房式的藥櫥藥斗,店堂中部橫陳一通間柜臺。漆得烏黑發(fā)亮。藥櫥上另設(shè)高一尺的雕花橫櫥,擺設(shè)著存放著丸、散、膏、丹、藥酒等細貨的藍花白底瓷壇。上面,又懸著許多不同的坐匾,上書“奏效清襄”、“搜山踢海”、“市隱韓康”……之類的文字,布置的極為富麗典雅。和楊世祥的潤世堂正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就算在現(xiàn)代時空,也沒有這樣氣派的中藥店。劉三不由得嘆服。(未完待續(xù),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jié)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xù)。)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