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派出去的人少頃回轉,說華南門口依舊是黑壓壓的人頭攢動,但是看起來賣糖的事情還在繼續,未見有什么異常。鄔德知道華南的資金鏈還未到斷裂的時候,稍稍放心,一面吩咐船上的人外松內緊,防著有人來鬧事或者破壞,自己換了衣裝,準備親自去華南一趟,商議接運銀子的事情。 鄔德估計的不錯,華南糖廠的資金的確還沒有枯竭,但是距離枯竭已經為時不遠。登瀛洲抵達前一天晚上,存銀數量已經減少到了一千兩之內。按這個數字,第二天能不能挨得過去都成問題。在華南的一眾人都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幾個人翻來覆去的商量來商量去,還是拿不出一個章程來。 文同苦苦的巴望著去占城賣米的常師德能夠趕快回來,帶回一船米的話,拖手就能得幾萬銀子救急,但是大鯨就好像拖線的風箏一樣,一去沒了音訊。等了好幾天執委會那邊倒是派人來了,只是沒帶來急需的銀子,只是帶來了一部電臺。這讓文同簡直絕望了,電臺能頂什么用?幸好沒多久就來了消息:已經派船去廣州站提運銀子過來了。 五萬兩離安全水平還有一段的距離,但是對文同他們來說,眼下的是挨得一天是一天,能調五萬過來,起碼又給了他們十幾天的緩沖時間。 但是銀子何時能到卻成了一個未知數。眼看著存銀一天天少下去。保險起見,期間他們也想了各種辦法:廖大化和廖大興都設法出去到市面上轉轉想調些頭寸過來用,但是雷州的榨季向來是銀根極緊的時節,各家店鋪都調不出大筆的銀子,唯一坐擁大筆現銀的,只有海義堂下面的糖行,為了收購糖貨,早早的就積蓄下幾十萬的銀子。找他們借銀子,不啻于是與虎謀皮。 但是他們出去調用頭寸的事情,卻瞞不了任何人,一時間到處都在傳說,新開的華南行的銀根緊了,怕是馬上就要倒賬。這個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原本稍稍安定下來的蔗農又開始騷動起來,連半夜都有人在趕路賣糖。銀子的流失反而更加快了。 文同心里懊悔的要死,早知道這樣就不要讓廖家兄弟出去調頭寸了,肉沒吃到,倒是平白惹了一身的騷。這下等于是把自己的底牌都亮了出去。要是登瀛洲還不到,這華南的局面恐怕就不好收拾了! 至于蕭貴、梅林這些外來的出差人員,更是無可奈何。眼看著局面就要糜爛,諶天雄道:“如今的事情,不破不立,怕是不用些非常手段,我們就會被生生的從這里擠出去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