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節 機構調整-《臨高啟明》
第(1/3)頁
除了下鄉的宣傳小組之外,杜雯還從公社里找了些文藝骨干――所謂文藝就是會唱唱鄉間小俚曲的,組織了些筆桿子寫宣傳歌謠,教他們在東門市或者隨小組下鄉演唱。臨高本地沒什么民間娛樂,為了發掘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杜雯甚至動起了城外幾座荒廢的廟宇道觀里的和尚道士們的腦筋――出家人雖然都是出家人,在富庶之地和在臨高這樣的邊鄙之地顯然是大有不同的。幾座廟觀雖然都是明初官府修建的,但是百多年來都沒修繕過,弄得破敗不堪,七八個和尚,五六個道士常常半饑半飽的混日子。杜雯把他們都招募來了,在飽飽的招待大家吃了幾頓飯之后,提出要他們編唱歌頌穿越眾的宣卷道情。這兩種都是過去寺觀里的和尚道士外出游方化緣時唱得宗教性謠曲,以宗教性故事,因果報應類的故事為主,起得是勸善的作用。過去民間娛樂活動少,聽、唱宣卷、道情也是百姓們的消遣。
現在這曲子不但要有勸善的內容,還得包括穿越眾的種種“善行”,諸如賑濟災民、憐老扶窮、清理匪患、打擊海盜等等的事跡,都要編寫進去。
杜雯對文藝這套不大在行,好在穿越眾中學中文搞曲藝的人都有,請來坐鎮審稿,凡是編得好的,每支曲子給一公斤大米的報酬,特別出色的三公斤。這個價碼讓一直吃不飽的宗教工作者們起了很大的干勁,很快就七七八八的寫了三四十支。杜雯要他們下鄉去演唱,每天再給一公斤大米的報酬。吃了飽飯,又從穿越者手里拿到了布匹的“布施”的僧侶道人們紛紛做了全新的行頭,下鄉去搞宣傳了。
在這樣的宣傳攻勢的狂轟濫炸之下,整個臨高縣,從縣城到最偏僻的農村,到處都傳遍了穿越者的聲音。那些抱著拖延態度的村落,現在也不得不從新考慮自己的態度了,特別是歌謠把穿越者的強大和善心都無限鼓吹之后。
在為“政治協商業協會議”召開而準備的宣傳攻勢進行的時候,執委會也開始正式的機構調整工作。
雖然在穿越前已經形成了.六個委員會,四個直轄小組的基本架構,但是幾個月的實際運作表明。這個機構實在是失之于過度簡化,結果就是各個委員會下面出現了許多專業小組,有些部門不免有重床疊架的嫌疑,有的則完全拖離了其原來的本意――最典型的就是治安組,現在其功能幾乎完全在政治保衛任務上了。而治安卻丟給了一個沒有編制的所謂“東門市派出所”來管理。
再如現在的情報部門,理論上說.執委會下設一個專業的情報資訊組,其實里面多數人和情報毫不相干,主要是搞技術資料和史籍研究的。廣州派遣站雖然在名義上是他們的下屬,實際上卻屬于執委會下面的另設的一個情報部。
顯然,這種簡單粗糙的體系已.經不能再滿足穿越政權的需要了。這是執委會在開機構調整會議前一致的觀點。
“諸位,我們現在已經是一個政權了,除了我們自己,.還有了老百姓,是時候出臺民政管理機構和辦法了。”蕭子山在會議上發言,“內務民政委員會這樣的體系過去只是為穿越者服務的,這樣職權不明不適合未來的發展啊。”
“那你的意思呢?”
“我提議:將內務民政委員會做一次拆分。”
蕭子山的意見是,內務民政委員會拆分為兩個部.門,一個顧名思義的,管理民政事務,也就是管理他們統治下的土著居民。另一個,則改為“辦公廳”。
“辦公廳?”有人不解。
“我知道子山的意思了。”文德嗣說,“所謂辦公廳就.是專門負責穿越眾本身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的事情,對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菏泽市|
来凤县|
嘉黎县|
营口市|
双江|
玉溪市|
蚌埠市|
张北县|
盐边县|
潞城市|
祁门县|
玛沁县|
乐昌市|
泽州县|
和平区|
濮阳市|
息烽县|
石楼县|
龙口市|
黎平县|
改则县|
临漳县|
修水县|
广东省|
平远县|
离岛区|
申扎县|
安多县|
尼木县|
资溪县|
中方县|
东源县|
竹溪县|
江津市|
防城港市|
古田县|
广水市|
靖江市|
太保市|
景洪市|
武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