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五十三節 生意(二)-《臨高啟明》


    第(1/3)頁

    下來幾天,在沈范的奔走操持下,紫珍齋旁的荒地上街,依次興建起了幾棟一模一樣的院落。院墻高聳,院門緊閉。里面是一排排磚木結構標準廠房。酒廠是首先投產的,明代的蒸餾酒技術已經成熟,城鄉的各種酒坊極多,出產各式各樣的名酒和價格低廉的土燒。

    郭逸從一開始舉沒打算從糧食發酵開始釀酒。按照吳南海的酒業發展計劃,穿越釀酒工業將在紅薯和甘蔗大批收獲之后才開始。直接在廣州就購糧釀酒成本未免太高:工序多,釀酒用的水、酒曲都有一定的技術要求,相當麻煩。而且在釀酒過程中會牽涉到大量的糧食運入和酒糟處理的問題一般傳統的酒坊往往還附帶養豬,為得就是處理大量的酒糟。郭逸可沒打算在廣州城里開養豬場。

    因此他們采取的是一種把土燒進行精餾,土燒這種白酒全國到處都有,工藝簡單,價格低廉,批量又大。直接把土燒收購進來之后進行二次蒸餾,去除土燒中的雜質,提純酒液,增加酒精度,就能做出高級品來。實際上現代的許多名牌白酒也是采用大量收購小酒廠的基酒,再進行勾兌而成的。比起這個時空最好的酒坊來說,穿越眾還擁有可以量化的質量體系標準、現代化的監測設備和效率極高的蒸餾設備的優勢。

    蒸餾設備是在臨高由機械部門制造之后拆散然后由登洲號運到廣州。蒸器是生鐵、錫和木材的制造的。這種蒸器比所有同時的蒸器在效率方面要好得多,它不再采用直接加熱,它配有一臺穿越一式小型的鍋爐非常簡單的用生鐵和油桶制造出來的常壓鍋爐,產生出水蒸汽來對蛇形管進行間接加熱,土燒經過這樣的精餾,最終產生的就是一種清澈如水,入口如烈火的高度烈酒,由于經過了二次乃至三次蒸種雜+的氣味幾乎完全消失留下純正的口感。

    和蒸器同時運來的還有幾百個小型扁酒瓶,酒瓶上已經貼上印刷出來的商標上面是大漢將軍戎裝木刻圖,下面印著個篆體漢字“國士無雙”,下面又用小號簡體字標注了一番。商標最下面是:紫誠記榮譽出品。最后商標上居然還有容積標稱:250毫升。這個看似多此一舉的做法是蕭子山提議的:新度量衡、阿拉伯數字的推廣要做到“潤物細無聲”。許多后來成長起來的穿越國的新一代正是從當年各式各樣的“穿越貨”包裝上第一次知道了簡體字、阿拉伯數字和度量衡。

    酒出來之后幾個酒匠品嘗,都覺得比市面上的各種土燒要醇厚勁大,但是比起那些最好的白酒也只能算是伯仲之間算不上特別的香醇。有酒匠惋惜的說有這么好的蒸鍋,他可以自己做曲,再找處好水就能做成粵省第一了。郭逸笑而不答紫誠記的酒的不在酒本身,而是玻璃瓶郭逸要走得是高利潤的禮盒路線。他吩咐人將酒裝瓶密封待用第一批酒數量很少將用作商號開張時饋贈要人的禮物。

    沈范在當地的漆器店里制了一百多個禮盒,內襯錦緞。每個盒子里裝上兩瓶酒和兩個玻璃小酒杯。

    這個主意是本時空的酒禮盒上抄襲來得。在明代絕對算是破天荒的創意了,連沈老掌柜都贊嘆不已,說東主真是大手筆。

    郭逸卻感嘆中國傳統手工藝的美,這些漆盒制作之精,裝飾之華美是他從未見過的就沈老掌柜說,這還算不上頂級的作品不過是批量貨色而已。

    崇禎二年的整個正月,州先遣站上上下下比臨高還要忙碌同時要開張三家字號,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不輕松的事情。郭逸每天帶著沈掌柜、孫常等人四出外出拜客方面面都拜訪初來乍到,禮數周全很重要。每到一處,按對方身份不同,分別饋贈不同的禮物。當初在人市上給過名貼的梁存厚家也特意去拜訪了一次,梁公子見他買賣開張,頗為高興,收了禮物之外,還回贈了本家自制的燒臘。郭東主和梁公子之間的親密關系讓沈老掌柜喜出望外:

    “東手段。居然結識了梁公子。”沈老掌柜悄聲贊道。

    “梁公子有名么?”郭逸聽劉綱說過:梁公子是個世家子弟。平素急公好義。樂善好施而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昆明市| 高台县| 花垣县| 新竹县| 灌南县| 淮南市| 依安县| 宣汉县| 高青县| 仲巴县| 武邑县| 昌乐县| 威海市| 桃源县| 兰州市| 汪清县| 桂林市| 怀柔区| 竹山县| 彭州市| 济南市| 洛浦县| 隆化县| 县级市| 措美县| 宁海县| 罗山县| 蓬安县| 石门县| 隆昌县| 亳州市| 旌德县| 辛集市| 隆德县| 四平市| 察哈| 彩票| 瑞丽市| 潮安县| 宁德市| 刚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