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港口建設(一)-《臨高啟明》
第(2/3)頁
5、發覺自身或者他人身體有任何異常,應迅速向醫療點求助。
為了合理使用勞動力,有效率的分派人員,避免有人干活有人發呆,登陸指揮部發明了一個臂章帶體系。
紅色:軍事組警戒人員。
藍色:船舶留守及使用人員。臂章中心有白圈,按船舶類型不同,用漢字印上:輪、駁、漁、登、艇、雜六種字符。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參加勞動的人,如病人、兒童使用這個藍底白雜字臂章。
白色:負責D日當天各項工程建設的專業技術人員。
黃色:登陸指揮部體系下的指揮及行政人員。
白色號碼臂章的,一律屬于“基本勞動力”,臂章上印有一排4位數字號碼。所有“基本勞動力”按五人一個小組自由組合,每個小組各有一個4位數編碼。組長領有一本組工作手冊,每接受一項新工作,工作人員就在手冊上做相關紀錄,同時將因為工作需要發給的工具裝備登記在冊。
派工的事務,由登陸指揮部的人力組統一調度,在人力組的帳篷里有一張大桌子,一張事先打印好的臨高角-博鋪港地區大比例地圖鋪開在桌面上,上覆蓋著透明紙。各個專業組、勞工組以不同顏色的號碼卡片代表,放置在他們正在進行的工作區域。根據工作內容的不同,人力組派工之后卡片上都要將象征勞動強度的發卡卡上去,一根為輕度、二根為中度,三根為重度,以避免各小組之間的勞動強度差別過大。
這套圖標系統雖然簡單,但是和A系統中的勞動管理系統配合起來使用,不僅人力組可以清楚的知道每個小組目前的工作內容,工作地點、勞動量多少,連每個組領取過什么工具,多少資材都一清二楚。極大的方便了勞動力的調派和管理
港灣南面的沙灘上,臨時搭起了一個大型軍用帳篷,門口豎起了一塊牌子,上面是七彎八扭的幾個油漆字:“博鋪港區建設指揮部”。這里云集了穿越者中的所有建筑、規劃、設計、水文各個方面的技術人員。他們剛剛完成的一號工程現在已經發揮起作用。各種工程設備和物資正在通過浮碼頭不斷卸載――有了物質基礎,港區基地的建設自然也要全面鋪開。
帳篷里擺了一張從船上拿下來的會議桌和折疊椅,桌子上擺著筆記本電腦和許多裝訂成冊的水文資料集。盡管這里各方面的技術人員都有,但是大家的主要目光還是落在緊靠桌子看地圖的四個人身上:
冰風,27歲,這個毛發濃密的小伙子是結構工程師。有項目經理證。擅長的是門式鋼架結構廠房和鋼結構住宅設計、施工。
燕雀志,28歲,胖乎乎的,屬于中國式大學教育培養出來的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的人才。水文學大專畢業,半吊子水利、水文、氣象技工。水文的知識了解比較多,懂測繪,能熟練使用水準儀、經緯儀,略懂水利工程結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左旗|
钟山县|
灵武市|
崇州市|
衡东县|
特克斯县|
渭南市|
桐庐县|
太谷县|
商洛市|
齐河县|
屯留县|
昆明市|
鄂托克旗|
陵川县|
阆中市|
宁波市|
华安县|
城口县|
册亨县|
旅游|
保定市|
达孜县|
五河县|
上蔡县|
马尔康县|
黄骅市|
南陵县|
朔州市|
祁连县|
都兰县|
江北区|
台东市|
华坪县|
南丹县|
金坛市|
襄汾县|
西平县|
安庆市|
高尔夫|
崇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