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你好,豐收農機廠。”一個豫南口音的男人接起了電話。 “你好,我這里有一批二手的重型輪胎,你們收不收?” “收!”對方很痛快。 “多少錢一條?” “看大小,60到150!”對方立刻給出了價格,“但輪胎品相必須好,裂的和胎紋太淺的不收!” “沒問題,我過幾天拉著輪胎到了焦城聯系你,貴姓?” “免貴姓劉。” 掛斷電話,侯一鳴拍了石頭一下:“你看,買主有了,上車,現在咱們去找貨源。” 侯一鳴做生意的第一原則:先找到買主,或者說先找到需求。 很多人做生意,都是先傻乎乎地把貨造出來,進回來,囤積在手里。 這是錯的。 萬一貨沒銷路,這買賣就要砸自己手里了。 除了讓流動資金無法流動,沒有任何意義。 侯一鳴見過很多商人都這么做,運氣好的,最后也會賺到錢,運氣差的,輕則傷筋動骨,重則黯然破產。 正確的做法是,先找到客戶,根據客戶的需求去尋找貨源,再完成交易。 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上車后,石頭有點吃驚也有點好奇地看著侯一鳴,像是第一天認識他一樣:“猴兒哥,你咋知道他們會要輪胎的?” “看報紙看到的。”侯一鳴隨口說道。 他當然沒法告訴石頭真相——為了節省成本,各地的農機公司買二手重型輪胎一直持續了幾十年,前世他就做過這個買賣,如今只不過是重來一遍而已。 “對了,待會路過商店的時候還得停一下車,我要買兩包煙。” “你啥時候開始抽煙的?” “我不抽,敲門用的。” 買好煙,侯一鳴指揮著石頭一路開到了城市最西北方:并城重工的廢棄堆場。 漸漸的,堆積如山的廢棄車輛、機械和數不清的廢舊輪胎,如同一座座小山一般,出現在他們眼前。 “走,咱能不能大賺一筆,就看眼前這一波了。”侯一鳴拍了拍石頭的肩膀,開門跳下了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