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不忍棄之-《劍歌行》
第(1/3)頁
沉重的車輛在泥濘中艱難轉向,向左側行進了片刻之后,又是一支燕軍的步卒攔在了前方。
至此,官兵的輜重隊三面皆敵,落入了一個“冂”字形的包圍圈中。
腹背受敵都是兵家大忌,何況是三面包圍?
張守瑜不敢戀戰,帶著手下的士兵匆匆后退。
張守瑜的打算是原路返回,就算是辛苦跋涉三十里,只要回到洛城,敵軍再多也無所謂。
抬頭看了看不遠處的一座烽火臺,張守瑜的心中異常疑惑。
烽火臺距離這里只有一里遠,為什么燕軍能夠在烽火臺的眼皮子底下從容列陣?
還有,燕軍為什么能恰好就在官兵撤退的路上設下埋伏?
難道說,燕軍對輜重隊的出發時間和行動路線了如指掌?
張守瑜臉色沉重的勒住馬:“劉夏,邱寄,你們兩個帶三十人沖出去,然后分頭出發,向永安和洛城報訊。”
說完,張守瑜又叮囑道:“路過烽火臺的時候,看看那邊到底發生了什么?”
兩個校尉肅然領命。
眾人的心里都沉甸甸的。
烽火臺是抵抗燕軍的重要設施,里面的狼煙與信鴿,能夠明確預警燕軍來襲的路線。
可是眼下燕軍都四面包圍了,烽火臺為什么沒有點燃?
張守瑜囑咐幾句,兩位校尉點點頭,帶著手下的部卒和備用馬匹,快馬加鞭的朝著燕軍陣地之間的空隙沖了出去。
燕軍士兵嗖嗖嗖的朝著官兵放箭。
隔得遠了,張守瑜看到陸續有人受傷落馬。
就連邱寄也中了一箭,晃了晃趴在馬背上。
亂紛紛的箭矢中,三十二名騎兵中,有二十五人沖出了包圍圈。
張守瑜暗暗松了口氣。
不管怎么說,有這二十多個人去請求援軍,應該能緩解眼前的困局。
沒過多久,那些騎兵又狼狽不堪的退了回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称多县|
阜康市|
台北市|
湟源县|
平陆县|
隆德县|
成都市|
中西区|
虹口区|
定日县|
方正县|
富顺县|
彰化县|
万荣县|
浦城县|
拉孜县|
金塔县|
饶阳县|
耿马|
浠水县|
镇坪县|
临城县|
苏尼特左旗|
茂名市|
拜城县|
文山县|
大姚县|
剑川县|
施秉县|
黔江区|
县级市|
玉林市|
平乐县|
武威市|
凤翔县|
岳池县|
固镇县|
松原市|
聂荣县|
池州市|
武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