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帝師-《劍歌行》
第(2/3)頁
令牌還是東宮時期的金質牌符,款式與新帝登基之后頒發的令牌完全不同。
城門官知道,拿著這種東宮令牌的人,肯定是皇帝陛下的親信,而且是在新帝登基之前,就派出去辦理大事情的親信。
城門官特地抽調了幾個士兵,負責護送明岳等一行人。
長安城內一片破敗的景象,皇宮更是被叛軍糟蹋得不成樣子。
反倒是太子的東宮,因為李擴早早逃走了,所以東宮人去樓空,里面值錢的東西也都被搬走,所以宮室建筑沒收到什么影響。
李擴登基之后,便遷到了東宮居住。
守衛在東宮門口的侍衛幾乎全都認識明岳,所以不需要通報,就直接讓明岳等人進入東宮了。
明岳將洛雪和陸晨安頓好,便來到御書房找李擴。
御書房的門敞開著,幾個侍衛在院子里把守。
這些侍衛,是皇帝最親信、最信賴的一批侍衛,他們都認得明岳。
因為早就得到了叮囑,所以侍衛們向明岳抱拳行禮,任由明岳進入御書房前的院子。
遠遠的,明岳就能看到李擴穿著明黃的袍服,坐在居中的書案前,神情頗為憔悴。
他的下巴上刻意留了些胡須,看起來比以前更有威嚴。
在皇帝身邊,幾個大臣正在你一言我一語地向皇帝稟告著什么。
明岳的耳朵聰敏,距離尚遠的時候就開始傾聽。
大臣們稟告的,是關于長安重建的各種大小事務。
新帝登基之后,便在明岳的幫助下驅逐了帝都內的叛軍,并奪回了潼關,算是將帝都一帶的情況穩定下來。
為了保持皇帝的威嚴,李擴放棄了逃往蜀中的計劃,試圖在帝都重現皇朝的繁華。
現實是殘酷的——帝都別說是恢復往日的繁盛,就連養活城里越來越多的人,都變得非常的困難。
李擴努力征調各地的糧食運到長安來,但明岳從書信中得知,事情并不順利。
蜀中的勢力盤根錯節,其中有不少人是趙林甫的門生和親信。
趙林甫死后,蜀中人心惶惶,再加上蜀道艱難,一時間糧草很難從天府之國運出。
至于其他的地方,要么貧瘠,要么偏僻,要么對新帝頒下的命令陰奉陽違,要么借口現在青黃不接、糧食緊缺,短期之內也不會有大批的糧食運過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侯马市|
屯留县|
凌云县|
舞钢市|
巫溪县|
巫山县|
萍乡市|
利津县|
邓州市|
合肥市|
河北省|
丁青县|
潞西市|
遂川县|
饶河县|
昔阳县|
盐津县|
西丰县|
夏津县|
临西县|
胶州市|
长宁区|
仁化县|
吉林市|
海南省|
安多县|
昭觉县|
南和县|
冀州市|
乐平市|
沙洋县|
红原县|
泸西县|
乌兰察布市|
眉山市|
美姑县|
郸城县|
鱼台县|
井研县|
阳春市|
德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