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三百五十五章 挖倉窖,突破-《大唐首座》


    第(2/3)頁

    一直等到晚上周忠還是死不開口,吉溫明顯有些著急,柳輕侯臉上卻看不到慍怒之色,“犯了這么大案子開口就是個死,負隅頑抗是必然的,這才一天不到,你也用不著著急”

    “道理我當然知道,但這畢竟是咱們到揚州的第一個大案,出不得差錯。早知道白天就該把官倉挖了,看他是說還是不說”

    “不過晚幾個時辰就能給那使君賣個好兒,這樣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官倉跑不了,周忠也跑不了,放松些!”

    吉溫看著柳輕侯的淡定,“白天若是放開用刑,他此刻早該招了,這個周忠看著貪心很大,膽子其實很小”

    “這當是證據確鑿的案子,急著用刑反倒落了下乘。吉判官,刑不可輕用啊,三木之下易出冤案,稍有不慎或許就是誤人誤己”

    吉溫聞言笑笑,柳輕侯見狀心底嘆了口氣也不再就此多說,看看外邊的天色后起身道:“走吧”

    剛出門就碰上來迎他們的衙役隊伍,一路會合了刺史的車駕后便直奔位于揚州羅城東北角的官倉聚集區。

    官倉所在已被鎮軍接管,一根根刺向夜空的制式單鉤矛憑空營造出凜冽殺氣。倉中上下官吏都被集中在一間房內,有的驚慌失措,有的莫名所以,氣氛沉悶的怕人。

    一行人的進入頓時引來一陣騷動,不過馬上就被彈壓下去。柳輕侯陪著刺史沒什么動作,只是向吉溫點了點頭。

    吉溫也無多話,指明位置后帶了人就去開挖。柳輕侯邊陪著刺史往那處官倉走,邊聽著一個戰戰兢兢地小吏解說。

    聽著他的解說再左右看看,柳輕侯也算長見識了,后世電視劇里的場景都是扯淡,唐朝官倉里的糧食根本就不是存在屋里,更沒有一眼看去成排成片的整齊大屋。藏糧所在就是地上一個個高處地面并不多的大土墩子。

    按小吏的介紹國朝之倉糧皆是采用窖藏,也就是在地上往下開挖小底大口的缸形窖,每窖口徑大小不一。柳輕侯大概換算了下,大約都是10到16米,最大不超過18米,深一般是7到9米,最深不超過12米。

    糧窖的修造朝廷有著嚴格的要求,譬如窖底、窖壁必須平整、光滑、堅實。挖好之后還需反復生火燒烤整個土窖以防止地下水分、濕氣上升,最后還需在周壁和窯底鋪設木板、草、糠、席等防潮品。

    這樣處理以后才能開始儲存糧食。一窖堆滿,上面鋪席,堆糠和墊草,最后用土密封。每一窖封好仍不算完,還需在旁邊立上刻字磚,上面記載倉窖位置、糧食來源、入窖年月以及授領粟官的職務、姓名等信息。

    如此,一個大窖能存糧萬石以上,小窖也能存糧數千,因整個倉窖防潮、密封,溫度又低,因此能很好的大量且長時間存儲,以備朝廷戰事、賑災等不時之需。

    “這樣的倉窖一共有多少個?”柳輕侯之前在羅隱弓的供狀中看到過這個數據,但一時記不準確了,遂就順口問了一句。

    一路走來,小吏的聲音總算哆嗦的不那么厲害了,“共有三百六十窖”

    “都是滿存嗎?”

    “是”

    柳輕侯邊聽邊在心中算著數字,三百六十窖按每窖折中八千石計算,總共就有近兩百九十萬石。再按一石折算后世一百二十市井計算,那就是將近三億五千萬斤。

    一個揚州存糧數量如此之巨,難怪杜甫在安史之亂后要如此念念不忘“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開元盛世從來就不是一個標題,一個口號,而是這一窖窖實實在在的糧食,也正是這些糧食撐起了盛世的根基。

    柳輕侯算過之后一邊感慨一邊又不免覺得可笑以及可惜,這邊存糧巨大,地方州衙不堪其負,那邊長安以及其所在的關中地區卻常懷乏糧之憂,稍遇災荒即要驚動皇帝逃難似的往東都洛陽就食,一豐一欠之間,當下轉運不利的漕運改革還需要更多的理由嗎?

    念頭轉到這里,他愈發覺得這一趟巡按揚州著實來的值,雖然其間迭遭險境,但畢竟是掌握了足夠多的第一手資料,即便現在就結束此次巡按,也夠寫一本扎扎實實的奏章了,如此既可以向御史臺交差,更能為改革漕運張目并提供最堅實的論據。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河口市| 博客| 中方县| 原平市| 读书| 读书| 电白县| 灌阳县| 竹溪县| 靖边县| 鄂伦春自治旗| 朝阳区| 西乌| 常宁市| 定结县| 寻甸| 天峨县| 嵊州市| 罗甸县| 曲松县| 吴江市| 堆龙德庆县| 商城县| 开鲁县| 醴陵市| 抚宁县| 分宜县| 佛坪县| 聂荣县| 台中县| 昌平区| 融水| 区。| 苗栗县| 突泉县| 同仁县| 绥棱县| 汤原县| 沙洋县| 全州县| 隆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