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不出所料-《大唐首座》
第(2/3)頁
撥開是否貴族出身、是否科舉出身、是否文辭之士等籠罩在張說案上空的迷霧來看,張說案的實質其實是籍田括戶的政策之爭。
開始于開元十一年冬天的籍田括戶雖然至今仍未結束,但圍繞它的爭端已經落下帷幕。
柳輕候手拿一張紙看了許久,紙上是他隨手寫下的三個名字。三個名字分作兩方,一方是張說;另一方則是源乾曜、宇文融。
眼睛看著三個名字,心理想的卻是張說為什么反對括戶,源乾曜與宇文融又為什么支持?
這個問題并不無聊。這些天他已經了解的很清楚,張說的出身其實很一般。而與之相對的是源乾曜和宇文融卻是四姓之虜姓中的巨族子弟。按照常規理解,貴族不是應該反對括戶,而平民出身的官員則應該支持括戶嗎,這里怎么反了呢?
這中間一定有原因,只是這個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柳輕候在后世讀書時還算有一個好習慣,就是遇到問題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但此時對括戶想要知其所以然的努力卻失敗了,究其原因,還是掌握的資料太少啊。
苦思無果后柳輕候將這個問題暫時放到了一邊,等資料收集的夠多,或者是能遇到明白人時再來解惑吧。
御史臺排行前三的三位大佬聯名彈劾當朝首輔相公,這樣的驚天大案人們原本以為會耗時良久才會有個結果,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案子遠比想象中結束的要快。
中書主書張觀、左衛長史范堯丞,以及僧人王慶則被緝拿到御史臺之后很快就慫了,鐵證如山之下張說只能俯首認罪,隨即就被下入大理寺獄中。
隨著張說認罪下獄,其在中書省內的一批親信被接連捕拿,短短數日之間便多達十余人。
眼瞅著張說案正朝著大獄的方向邁步狂奔時,李三郎身邊最受信重的宦官高力士去了一趟大理寺,也不知道他這一趟是為什么而去,回宮之后又說了什么,總之第二天原本風潮之勢已成的張說案毫無征兆的戛然而止了。
最終的結果又是出乎所有人意料。這么大的案子且已是鐵證如山,本人又已俯首認罪的情況下,張說僅僅是被罷相及免除中書令,身上兼著的其他官職則依然如故。抓的人雖多,但最終處死的不過張觀、王慶則兩人而已。
這樣的結果跟最初的聲勢比起來,真是雷聲大雨點小到了極點,出獄第二天恰值大朝會之期,前一天還被所有人認為再無翻身余地的張說穩穩當當上了殿,穩穩當當站在文官班列前首。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云县|
封开县|
祁连县|
克东县|
剑川县|
宿州市|
仁布县|
博爱县|
定襄县|
肥西县|
海南省|
维西|
昌图县|
镇平县|
日照市|
浦北县|
石泉县|
安塞县|
玉田县|
清河县|
衡水市|
九江县|
东兰县|
天峨县|
余干县|
云和县|
临湘市|
广饶县|
孙吴县|
青州市|
榆社县|
日土县|
清水河县|
萨迦县|
临武县|
喀什市|
普兰店市|
丽江市|
崇明县|
水城县|
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