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學(xué)堂里的基本規(guī)矩講完,孫教諭又著重強調(diào)了三條,這三條都是沖著科考去的。 一是《五經(jīng)正義》要讀好,最低限度是要能背下來。本朝進士科考三場,第一場就是默經(jīng),考的方式跟后世背誦填空一樣,從五經(jīng)中或選上句填下句,或選下句填上句,也有選兩頭填中間的,這一門考的就是基本功,一點巧都取不了。 二是詩賦要學(xué)好,這是進士科考的第二場內(nèi)容,詩一首、賦一篇。這里面賦比較好弄,文辭華美嘛,只要范文背的夠多,文字能力又不是太差,拼拼湊湊怎么著也能整一篇出來。 難的是詩,而且必須是法度謹(jǐn)嚴(yán)的律詩,這一關(guān)首先難在限韻,其次是平仄、對仗等規(guī)矩一點不能錯。不過只要能把律詩搞定,反過來對寫賦幫助極大。 詩雖然只有一首,卻是整篇卷子中最重要的。所以孫教諭在這上面囑咐的也最多。 三就是不能只閉門讀書,也要關(guān)注時事,尤其是朝廷大政方略。因為進士科考中的第三場考的就是策論。主考重詩,但最后決定名次的皇帝卻是重策論,在能考中的前提下策論的好壞直接決定著最終的名次,而這名次又與考完后吏部的官職派遣,也就是前程密切相關(guān),萬萬輕忽不得。 諄諄教誨了近一個時辰后孫教諭才端茶送客,柳輕候起身告辭時向?qū)O教諭請求把縣學(xué)里的明算科指定考試教材給一套。 孫教諭聽到他這個要求后端著茶湯的手猛然一顫,“爾……是何意?” 柳輕候靦腆的一笑,“進士科強手如林,學(xué)生尋思著這條路若是不通,或許明算科也是可以試試的” 孫教諭站起身來,臉上表情很是冷淡,“后面自有雜役,你去找他領(lǐng)吧,別忘了交書費”,說完,手中茶盞端舉的高高的,恨不能戳到柳輕候臉上。 柳輕候出門之后就后悔了,早知道是這樣何必要提這個茬子,自己找家書肆買了就是唄,沒得羊肉沒吃著惹了一身騷??磳O教諭那樣子,難倒我考個明算科還丟了他的人不成?真是讀儒都讀傻了。 盡管沒有期望中那么好,這趟藍(lán)田之行還是順利完成了任務(wù),在縣學(xué)里辦完所有手續(xù),盡管明倫堂里給孔子磕頭的儀式都給通融掉了,柳輕候依舊正式進學(xué)了。 從今天起,除了是大唐在籍的良人之外,他還是大唐在冊的官學(xué)學(xué)子,雖然檔次比較低,也沒有什么特權(quán),但畢竟是個名副其實的士子讀書人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