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樣的結果,是令人唏噓的。 鴻訊是迄今為止國內為數不多專注芯片研發的企業。 現在可以說是出身未捷身先死了。 然而,這樣的結果,也似乎在意料之中。 國內it行業雖說發展勢頭迅猛,但起步較晚。 歸根究底,還是缺乏頂尖科技人員。 似知道徐沂心中所想,謝靖寒緩聲開了口:“有時候,缺的不是好苗子,而是這根好苗的最終歸屬。” 徐沂聽懂家主的言外意。 有多少高精尖人才,在留學后還會選擇回國? 鴻訊的敗局,是早就注定的。 鴻訊出走的技術團隊,也非國內最優秀的那一撥。 說到底,不過是被資本給撬動了墻角。 就當下國內外的技術研發差距,國內程序員若想取得突破性成就,還是任重而道遠。 更何況—— 國內甚少有家庭肯讓孩子從小接觸計算機。 因此,國內很難有少年編程高手。 徐沂接過家主遞來的毛巾,又聽到家主開腔說:“其實十二年前,國內也出過一個少年天才。” “他不費吹灰之力就入侵了華旗集團的計算機系統,又在短短幾秒鐘內,讓華旗銀行損失近百億美元。” 這件事,徐沂在斯特恩讀博時曾有耳聞。 不過只是當軼事來聽。 因為華旗銀行自始至終都未承認過黑客攻擊的傳聞。 而華旗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務公司。 亦是華爾街和m國金融實力的象征。 徐沂也有想不明白的地方:“既是真事,當年為何沒有媒體報道?” 百億美元的消失,足以讓華旗登上《華爾街日報》的頭條。 謝靖寒替他解了惑—— “因為就在兩分鐘后,那些錢統統自己回來了。” “聯邦調查局著手追查這起網絡攻擊案,卻只在華旗銀行的計算機上發現一朵紅色蒲公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