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京都武大這些年來,戰死的宗師極多,其實也和這種大戰有關。 地窟大戰,魔武這些后成立的武大加入的少,京都武大卻一直是主力,這也導致建校以來宗師戰死兩位數。 方平眾人都覺得有些憋屈。 “這么說,只能防守?” 打,小規模的打不過。 大規模的,壓上華國的未來,就算打的過,也最多平定一兩個地窟,可那樣一來,華國的宗師強者大概也死了一大半。 剩下的地窟入口怎么辦? 老教授輕笑道:“也不用那么悲觀,年輕一代的成長很快,未來還是光明的。 幾十年前,華國才多少宗師強者? 可現在呢? 如今,我們越來越強,可地窟的進步反而沒我們快,所以,我們才會一直處于防守趨勢,為的就是給未來的人類爭取時間。 真要打,華國數百宗師,最少也能剿滅三五個地窟入口! 可一旦地窟真的相通,我們剿滅了這么多入口,地窟全面入侵的時間瞬間到來。 所以我們寧愿打小規模的戰役,靠人命去堆,也不愿意全面開戰!” 如今,強者越來越多,這是肉眼可見的。 以前,華國宗師不過百。 最近30年,卻是出現了近百位宗師! 平均每年能出現3個宗師,這簡直是不敢置信的。 商界年年有宗師出現,政府也是如此。 這種情況下,其實政府是不愿意馬上進行大決戰的,那是自取滅亡,只能忍。 拖延時間! 時間過的越久,人類希望越大,最終的大決戰,還是要看強者。 而平時的地窟任務,地窟戰爭,其實也是一種練兵,練出強者! 軍人和中低品武者大量犧牲,那也是沒辦法的事,這時候需要人犧牲,大家都不愿意,那人類滅亡也不遠了。 眾人此刻也不再詢問,開始看沙盤。 地窟13座城市,呈扇形分布。 最南方,也就是魔都地窟人口進入的地方,是大海,在大海這邊,華國有駐地。 天門城,距離駐地大概有80公里。 聽起來不遠,現代社會,開個車,飆車半小時就能到。 可在地窟,主要靠步行,這樣的距離還是挺遠的,靠步行強行軍,日行50公里算是強軍了,日行70公里,這樣的軍隊少不得一個精銳之名。 80公里外,是天門城,天門城也是魔都地窟的門戶城市。 后方,則是其他城市。 地窟有山有水,應有盡有。 老教授見大家看的仔細,又笑道:“科技還是很神奇的,不久后,我們的3d地窟立體圖就會做好,到時候,大家能更直觀地感受到地窟的一切。 而我們進入地窟后,主要在駐地30公里范圍內行動。 這個距離,我們都做過清掃,相對要安全不少。 但是,天門城的軍隊也在活動,包括他們的武者,一部分不是軍人的武者,他們也在自由活動,所以,危險是必然的。 而在地窟,除了地窟人類,我們暫且這么稱呼他們。 除了地窟人類之外,還有很多別的危險! 包括他們的動植物,有些動物,甚至具備高品強者的威力,地窟,更像是傳說中的神話世界,這些動植物也許可以看成妖怪。 危險,無處不在。 同樣的,機遇也無處不在。 人類為什么會越來越強? 和地窟有很大的關系! 包括我們的各種丹藥制造,能源石的開發利用,甚至包括一些戰法的創造,都和地窟有關。 知道魔武的幾位五品學員,為何能進步如此快嗎? 也和他們在地窟的機遇有關! 這些我就不一一介紹了,之前一直都沒編制教材,因為以前三品武者才能進入,而進入前期,會在軍部有個短暫的培訓期。 在軍部,有各種資料匯總。 這也是魔武第一次開設二品特訓班,所以我們正在和軍部協商,準備印發一些地窟教材給大家發下去,自己去看,去加深印象……” 老教授說的口干舌燥,方平眾人也都聽的如癡如醉。 原來,魔武的幾位五品強者,都在地窟獲得了機遇。 追求強大,也是所有武者所期待的,地窟有好處,也許也是武者們前赴后繼的一個關鍵原因。 此刻,地窟的形象,在大家腦海中愈發的清晰。 對于迷路的事,方平也不再放在心上。 地窟又不是荒漠,也不是大草原,有城市,有人類據點,哪有那么容易走丟。 再聯想到地窟好處多多,眾人一時間都有些躍躍欲試,恨不得馬上進入地窟,拿到好處,突破三品四品甚至五品了。 而就在這時候,一盆冷水從天而降,澆滅了大家心中的熱火。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