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章 夾攻戰策-《君臨戰國》
第(1/3)頁
楚國熊橫,以儲君身份下令,避開燕國主力大軍,從壽春遷回舊王城——郢都。
郢在壽春西南,處在長江中游,西控巴蜀,北接襄漢,襟帶江湖,指臂吳粵,是中原溝通嶺南的要沖,自古有“東南重鎮”之稱,后世江陵、荊州都是在此地演變。
八萬護城軍放棄了壽春,只留下數萬的新軍在淮水南岸駐扎,阻擋燕軍的腳步。
當斥候偵查到這一情報,即使回報,劇辛沉吟片刻,知道楚國打的算盤,要避其鋒芒,把戰線拉長,誘敵深入,拖垮燕軍的戰略。
“諸將軍,有何建議?”
陸丁山抱拳道:“啟稟大帥,雖然楚國有它的算計,但是不敵我燕軍是不爭事實,楚軍兵力不足,新招募的兵卒缺乏訓練,擋不住我軍的猛攻,只要大軍追擊,在背后掩殺,一定迅速解決。”
謀士道:“不可,如此會被楚軍拖住,只要它不斷設下伏兵,我軍就難以討好,還是穩扎穩打,按照我們的計劃,先把周圍的城邑吞下,落穩腳跟,然后徐徐圖之!”
姜雄武搖頭說道“可燕王的大計,是要迅速滅亡六國,如果我們這么多兵力,長途跋涉在楚國耽擱久,每過一日,糧草消耗巨大,后方的補給數目龐大,長久下去,能把燕王大計拖垮,這個責任誰來擔負?”
一時間,軍帳內謀士、武將各抒己見,大致分成兩派,有的建議全線追擊,速戰速決,有的建議穩扎穩打,不急功冒進。
這個時候,就需要主帥保持頭腦冷靜,善于分析總結,根據當前占據,做出正確的判斷了。
判斷準了,大軍就能獲勝,判斷失誤,有可能全軍覆沒。
所以說,一場戰爭,主帥的選擇,至關重要,帷幄之中,成敗已注定。
劇辛沉思許久,又咀嚼當初掛帥出征前,燕王跟他語重心長交待的話,一遇到重大決策,首先以穩妥為主,楚國地形不比中原,面積比魏、齊、趙、韓加起來還大,山林茂密,地廣人稀,濕氣過重,北方甲士會水土不服,決不可冒進,中了埋伏。
“本帥決定,先對淮水以北的靈璧、下蔡、城父等城邑動手,全部占領,然后渡河攻取壽春,繼而掃除鐘離、陰陵、東城等,逐步圍剿過去……”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池县|
浦城县|
肥城市|
西盟|
浙江省|
绥棱县|
德惠市|
横山县|
若尔盖县|
长垣县|
泰和县|
南通市|
依安县|
西丰县|
吉木乃县|
塔河县|
依安县|
永吉县|
保山市|
松阳县|
丰镇市|
开封县|
青海省|
马鞍山市|
阿瓦提县|
沈阳市|
榕江县|
青冈县|
从化市|
板桥市|
康马县|
延吉市|
尉犁县|
郎溪县|
梁山县|
崇阳县|
金堂县|
芦山县|
时尚|
鄂托克旗|
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