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九百九十二章 編戶齊民-《君臨戰國》


    第(1/3)頁

    燕國改名華夏數個月過去,生機一片,雖然四處也有一些頑固的趙人、齊人暴動,但是并不影響大局。

    絕大部分百姓,還是不受動亂影響,賦稅減輕了,各種苛捐雜稅,不合理的條例也都廢除,輕徭薄賦,與民生息,還提拔一些趙、齊的俊彥任地方官,這種安撫政策,使得百姓們投入華夏一國的大環境中,以華夏國人自豪。

    華夏國在把燕、趙、齊劃分了郡、州、縣三級制,各設官學的學校,停用趙文、齊文,統一學習新文體,是由燕篆,改為的小楷書,簡化了一些文字,更容易學習和傳播。

    辰凌繼續下令,在統治區內,推行‘編戶齊民’的政策。

    所謂的編戶齊民,在秦國曾類似推行過,商鞅變法時,實行“為戶籍相伍”的措施,打散了國野制的區分,把個體小農按五家為一伍的編制,編入國家的戶籍,使所有的人都成了國家的“民”,稱為    “編戶”。

    編入國家的戶籍,加強了封建國家對百姓的控制,“齊民”即所有的百姓,在法律面前都是地位平等。

    辰凌新推行的法令,要比商鞅變法還有詳細,規定凡政府控制的戶口,都必須按姓名、年齡、籍貫、身份、相貌、財富情況等項目一一載入戶籍,被正式編入政府戶籍的平民百姓,稱為“編戶齊民”。

    規定編戶齊民具有獨立的身份,依據資產多少承擔國家的賦稅和徭役、兵役。

    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徹底清查一次戶口,避免一些流民沒有戶籍,還有地方豪族、貴胄,收養許多奴隸,隱藏真實的人口,即將發動對秦、楚、韓等統一戰爭了,人數的準確統計,有利于朝廷做決策。

    比如招募軍人,需要知道各地區的準確人口數目,不能全都去打仗,還有留下一部分勞力,用來耕作土地,向國家交稅,在后方執行勞役,修水渠、通河道,筑城修墻,大型建筑的勞力等等。

    燕國在未發生動亂之前,登記在冊的戶口是五十萬戶,按戰國時期每戶五口人,也就是兩百五十多萬人,燕國在戰國七雄中,相對落后,像齊、楚兩大疆域遼闊的諸侯國,人口都在四百萬左右。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庆市| 博爱县| 大化| 壶关县| 文登市| 新田县| 洛川县| 广宗县| 大同县| 抚顺县| 余干县| 怀化市| 桓台县| 封丘县| 胶州市| 富阳市| 太保市| 沛县| 平邑县| 陵川县| 晋城| 普兰县| 濉溪县| 科尔| 荥经县| 安阳县| 鸡西市| 嘉峪关市| 丰顺县| 石家庄市| 类乌齐县| 黄浦区| 贺兰县| 军事| 余姚市| 邵东县| 色达县| 巴林左旗| 天全县| 绥阳县| 石景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