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衛廷動蕩-《君臨戰國》
第(3/3)頁
朝廷分成兩派,一方是議和派,一方是主戰派,在任何朝代,任何時候,面對國家覆滅的危機,生死存亡之際,總會有兩派不同立場的官員,開始喋喋不休,引經據典,進行辯駁。
衛嗣君面色焦急,六神無主地坐在王座上,看著殿內站立兩旁的文武官員、權臣貴卿,問道:“究竟是戰是降,爾等辯論一番,也辨不出個所以然來,誰能告訴寡人,該如何辦?”
丞相任伍開口道:“國君,如今整個衛地,只剩下孤城一座,糧食僅供半年之用,將寡兵少,衛繼業老將軍昨晚說的很好,夜襲敵軍大營,擒殺主帥,一旦使魏軍潰敗,我軍便可出城掩殺,南渡黃河收復失地,依據黃河以南的國土,與魏軍周旋。”
“可是,衛繼業昨晚襲營失敗,戰馬駝回了尸體,氣絕陣亡,我軍再也有作為了,如果繼續硬戰到底,殺得魏軍越多,敵方仇恨越重,等攻破城池那一刻,恐怕就是屠城的時候,既然滅亡是遲早的事,為何不主動乞降,委身求全,保住性命,讓魏國封國君一個王候,也可保住宗室子嗣,否則,衛國數百年的皇室血脈都要滅絕了。”
衛嗣君聽著城外隱隱傳來的廝殺聲,早就沒了斗志,甫聽此言論,頓時像溺水的人抓住了稻草,充滿期盼道:“如果投降,魏朝廷真的能不殺我等,保留衛室血脈嗎?還能封候高爵,免受牢獄苦役之難?”
“應該能,就像當年周滅商,殷商皇室子嗣不是還封在商丘之地,繼續為諸侯嗎?魏國乃大國,又有爭霸天下雄心,只要國君出城投降,我們可以擬定文書,送往魏朝廷,表示臣服,并歌頌魏王的功德和威武,暗示魏王要吞并天下,統一諸侯,必須要有容人之心,款待受降的國君,這樣對于今后的統一戰爭,才有樣本,才能不戰而屈人之兵,魏王聽到這些話,肯定不會傷害國君,還會有封地和獎賞,只是從此之后,再無衛國了。”
衛嗣君激動道:“那就好,能保住命,還有皇室數百年傳承的子嗣血脈才是重要,國家興亡,自有氣運,當年周朝聚集八百諸侯小國,到春秋末年只剩下一百多諸侯國,再到戰國中期,不過十多國了,而未來的趨勢,肯定會統一在一個國度下,就如同夏商周一般,只可惜,不是我衛國,暫時的興亡又有何?罷了,衛國不是那塊料,早晚也得被人滅,能保住我等性命要緊。”
這時一位武將站出來,正是衛繼業之子,抱拳道:“不可,目前城內仍有六萬將士,軍心未散,尚可守城,這一路魏軍人數不多,其它兩路趕到這里仍有十多日,一旦城外魏軍疲勞下去,損兵折將,末將會帶兵殺出,一旦成功,掩殺城外大軍落水,國君仍有機會突圍,南渡黃河,在南岸招兵買馬,繼續為王,如果投降了,生死難料,氣節全無,即使被封了魏臣,最后難保不會被魏朝廷毒害,亡國之君,豈有上賓之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钦县|
砀山县|
昭觉县|
梁山县|
民县|
南陵县|
曲周县|
晋州市|
务川|
贺兰县|
收藏|
麟游县|
大渡口区|
蓬莱市|
亳州市|
龙泉市|
琼中|
开江县|
金山区|
贞丰县|
四子王旗|
南康市|
天气|
攀枝花市|
孟州市|
靖江市|
贡嘎县|
庄河市|
云林县|
鹤岗市|
松潘县|
鄯善县|
任丘市|
启东市|
蓬莱市|
福鼎市|
和静县|
木兰县|
眉山市|
麟游县|
黄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