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黨派內斗-《君臨戰國》
第(2/3)頁
數日后,六尺坊街又恢復了一片清冷,不過這清冷卻與尋常時日的清冷不同。
尋常日子,六尺坊透著一種尊貴的幽靜,綠樹濃蔭,行人寥寥,偶有駟馬高車轔轔駛過,這長街石板便更添了幾份天國韻味兒。
可如今卻是一片肅殺,長風過巷,但聞軍兵沉重的腳步,車馬封存,行人絕跡,偶有深深庭院中傳來斷斷續續的夜半哭聲,這六尺坊便成了一片尊貴而又凄涼的墳墓。
最熱鬧的莫過于京城太學院,學院內儒家、墨家、法家、縱橫家、名家的代表人物,圍繞這次朝廷舉動和國法條規又進行了一次大辯論,雖然這些不同家的名士們,來到太學院任教,擔任祭酒老師,每個學院,單獨授課,分別傳授學生不同的理念,但是,一旦社會有了熱門現象和事件,互不相讓,總會辯論一番。
儒家祭酒老師們,仍以‘克從周禮’為基本論調,強調周禮深入人心,乃是夏商周以來,最為完善的禮制,燕國應該以周禮為基礎,不應大刀闊斧改變舊制,更不該加刑士大夫和貴族、官員,這等于違背祖制,對他們這些企圖要進入仕途的士子來說,等于一把刀懸在了腦袋上,隨時都有被斬刑的危險。
而法家的祭酒老師卻以‘禮法’并重,強調禮儀,但更要遵守法制,歌頌燕國朝廷的做法,即使清除毒瘤,把違法的人,不論官職大小都抓起來,按國法處置,可深入人心。
墨家、縱橫家、名家的祭酒們,這次都支持法家的論點,因為素日里,他們也沒少見到街道上,貴族子弟為非作歹的事情,敢怒不敢言,難匡正義,如今,朝廷雷厲風行,掃出禍根,自然讓大家解恨。
刑部司衙和紀檢部司衙風風火火,忙碌起來,都逐一立案,負責抓捕,查找證據,雖然這個部門剛成立,人員不足,但是淳于臻主管的錦衫衛,早在一年前就布置眼線,一年里掌握了不少證據,今時需用,正好拿來用上,效率很快,一些大案件就告破了。
案件有了眉目和證據,就開始移交審法院,根據國法,一絲不茍地審判案情,如果換做以前,沒有人敢對這些貴族子弟真正審判,但是眼下時局使然,背后有燕王在旁觀注視,沒有人敢以公謀私,網開一面。
與此相對立的,卻是有一些元老貴胄們,或是親戚被抓,或是族中公子被抓,甚至有親兒子下獄,即便沒有禍及三族,放過了家人,但是這些貴胄們仍不死心,覺得這是在打他們的臉,不論如何咽不下去這口氣,加上親戚被抓之后,家屬不斷上門哭求,讓他們搭救,難以袖手旁觀了。
襄平城,東郊,一處豪宅內。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台县|
城固县|
甘肃省|
东港市|
苏尼特右旗|
磴口县|
桂东县|
铁岭县|
浪卡子县|
汝州市|
陆丰市|
台州市|
斗六市|
峡江县|
昭平县|
泰州市|
江陵县|
蒲江县|
三原县|
南宫市|
正蓝旗|
柳河县|
定陶县|
晋中市|
无为县|
迁安市|
来安县|
蛟河市|
建宁县|
屏山县|
永平县|
北京市|
额敏县|
苗栗市|
武山县|
寿阳县|
剑川县|
安阳县|
咸阳市|
马边|
余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