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遷民-《君臨戰國》
第(1/3)頁
朱澤堯為遷民指揮使,丁晉和沈錚為遷民副指揮使,帶來五千后方人馬,打仗不行,但是用于拔營、造飯、燒炊方面卻都是能手,組成一支遷民隊伍,次日一早,就出動了。
由于鄉鎮分散,村里較多,朱澤堯把兵馬分成百人一隊,設百夫長一人,逐村推進,開始進行動員工作,人馬分散出去,把能搜羅到的居民,以鄉鎮為聚集點,集合在一起,統一護送出發。
“大帥交代了,盡量不可以殺人,以軟說為主,恫嚇為輔,軟硬兼施,就說七雄戰國如何的富有,衛地如何的貧困,這里將要滅亡,戰火洗禮,如果不走,都要被屠村了,記住,不可以掠奪,不可以欺辱婦人,咱們是軍人,不是賊寇,如果大家辦好此事,將與沖鋒陷陣的人,一起享用軍功。”
朱澤堯是策士,文官為指揮使,對于遷民工作有很大幫助,他按照辰凌大帥的吩咐,細細講了許多,眾百夫長心領神會,立即一哄而散。
五千人馬分成數十隊,向南部被攻陷的地區推進,這次工作相當于沖鋒陷陣沒命的任務要輕松得多,還能立功,因此這些后勤兵興沖沖地趕去,不管是縣邑還是村鎮,見丁就抓,男女老少都不放過,聚集在每片區域指定點后,開始勸說遷民。
“六旬以上的老人,如果不愿意遷走,可以留下屯守,看護宅院和天地,但是生死有命,流矢無情,婦孺男丁一律遷出,齊國、魏國、楚國任你們去,還有鬼谷宗難民區,也可以作為臨時住所,等這里戰事結束,大家愿意回來的,也可以火來……”
“如果大家不走,過幾日雙方軍隊糧食緊缺,會來征糧,沒有了口糧,你們都要餓死在這,凍死在村鎮,因此,大帥大發仁心,有好生之德,提前來通知父老鄉親,暫時遷移他處,也可以北上入燕,總之去哪都行,就是不能留在戰區。”
那些縣邑、村鎮里有些大戶人家,往常一見軍馬來,不管打的是何方旗號,照例敲鑼打鼓,送上牛羊銀錢犒勞一番,這方軍馬就繞過了他們的家門,可這一遭兒不靈了,家里越是有錢的、青壯勞力多的、騾馬車輛多的,越是魏軍搬遷的對象。
當然,六旬以上的老叟老嫗可以留下看守,五十歲以下的,不論男女一律遷走,五十歲到六十歲之間的,可以留下一些人,組成鄉勇亭長,負責管理本鄉鎮的安全,禁止向衛軍通風報信,送軍用物資。
在刀槍恐嚇之下,這些富紳大戶只得忐忑不安地套起騾馬,裹起細軟,把一些貴重之物帶走,有的商人則直接去往楚國、齊國、魏國分號的商會,去經商了,但是貧民百姓卻只能被送往縣鎮集合地。
一村一村,挨家挨戶地搜羅下去,對那些窮苦百姓,魏軍便向他們吹噓七雄大國的富饒,百姓如何富有,一邊恐嚇,即將進行鏖戰,雙方士兵缺糧后,就要搜刮當地所有民戶的存糧和棉被,肯定熬不過這個冬天,唬得那些沒見識的鄉民一愣一愣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阴市|
辽宁省|
博兴县|
翁牛特旗|
河北区|
志丹县|
绵竹市|
婺源县|
房山区|
淮滨县|
怀安县|
乐昌市|
阿拉善左旗|
商都县|
丹江口市|
高淳县|
义马市|
南开区|
敦化市|
遂溪县|
昌邑市|
饶平县|
湟源县|
化德县|
景宁|
土默特右旗|
广水市|
项城市|
安达市|
临安市|
肇源县|
怀仁县|
洮南市|
巴彦淖尔市|
馆陶县|
桐庐县|
察隅县|
赤壁市|
辽源市|
嵊州市|
韩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