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洛雨詩社-《君臨戰國》
第(1/3)頁
洛語嫣提出要舉辦賽詩會,讓辰凌大吃一驚,這才女莫不是根據自己隨便念的幾首古詩, 推敲出律詩的韻律來了?如果真是這樣,不得不說,這洛語嫣的才華也太驚人了。
詩歌,幾乎就代表著中國的古代文學,貫穿華夏文明,滋潤古往今來的人杰,是甲'國文學 中最為寶責的財富。
由神話傳說,逐漸發展成周時的詩經,風雅頌,然后出現諸子散文,各種經史,楚地辭賦 ,使得先秦文化繁榮一時,到了漢代出現大賦,為當時文學主流,涌出司異相如等詩賦才子。
歷經西、東漢后,古詩才出現五言、七言的詩體,如《古詩十九者》,使得詩歌向五言、 七言過渡,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詩的應該是東漢末年,三國曹丕的《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冷 ,草木搖落露為霜’等詩句。
再經過魏晉南北朝的完善,到隋唐時期,中國古坪才逐漸發展到高峰。
如今公元前三百多年,基本還是詩經和楚辭霸占文壇的地位,辰凌推出了筆墨紙硯文房四 寶后,一些名垂千古的詩文,被他不經意念給才女、俠女等人,特別是洛語嫣,本身就是學術 大師,反復研讀之后,開始為這種新穎的詩歌,標注韻律和對仗等,來分析詩文。
最后洛語嫣終于得出一些結論,打算要在當今戰國推行這種新詩體,她預計這種新詩的出 現,將會打破傳統四言詩經和楚地民歌辭賦的模式,成為日后文學發展的主流。
于是洛語嫣制定一些寫五言、七言標準,比如提煉文字,講究對偶,韻律的把握等等,來 到大梁城,見到各國名士紛紛入槐,是個千我難逢的好機會,一旦推出,更快被這些文人賢士所接受。
因此她擬作了幾首七言詩,加上這種詩體的手法講究,張貼出去,引得大梁城人文雅士的 追捧,很快形成一股風氣,一些有學識的策士、名士,甚至游俠、貴族、女子也都在擬作新詩。
辰凌剛回大梁,只有一日時間,還沒松口氣,就參加侯府宴會,沒注意到這些事情,此時 聽洛語嫣親自道出,感到一定驚訝。
洛語嫣拿出一張紙來,打開折印,遞給他看,笑著說道:“這是我今早寫的,辰哥看如何? ”
辰凌接過細看,只見紙上四行字,筆體娟秀,猶如風舞,看來洛才女這一年來,沒少在毛筆字上下功夫。
“大梁城東枘桃花開,一朝一歲朱顏改,青春如水輕嘆息,明年開花復誰在? ”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行唐县|
安达市|
东兰县|
彰化市|
松阳县|
沙田区|
连山|
安塞县|
水城县|
侯马市|
沙田区|
古田县|
和硕县|
东方市|
高淳县|
尼木县|
湖口县|
莎车县|
民县|
中宁县|
洛阳市|
泾川县|
五常市|
清丰县|
绩溪县|
华坪县|
屏边|
井研县|
龙里县|
博客|
广宗县|
佳木斯市|
南城县|
阳朔县|
翼城县|
墨竹工卡县|
平潭县|
宁都县|
宣化县|
武威市|
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