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魯仲連皺起眉頭,這些話,雖然有些超前,不符合實際,但是卻很有見地,在戰(zhàn)國,新潮思想,往往能引領(lǐng)社會新的發(fā)展,哪一國的子民越是思想活躍,百家爭鳴,國力越強盛,越有活力。 “難行,不知鳳舞門看準(zhǔn)哪一個諸侯國?” “秦國!”凌紫雪說的很堅定。 魯仲連頗為意外道:“秦國?將要滅國之邦,談何統(tǒng)一諸侯?” “世上都說魯仲連高潔之士,少年成名,怎么卻看不起秦國?” “秦國經(jīng)過孝公、商鞅變法,三十年變法圖強,的確后起之秀,位居三甲,但是如今秦國被封堵在潼關(guān)里,外有五國盟軍,內(nèi)患爭權(quán),三年之內(nèi)都不會安寧,恢復(fù)元氣,只要五國盟軍能窮追猛打,秦國難道不能亡國嗎?”魯仲連試探問道。 凌紫雪搖頭道:“非也,秦國強于六國,在于變法后根基站穩(wěn),機制比六國先進有效,舊貴不能左右政令,這次雖失利,卻因幾場戰(zhàn)力失敗,卻非政體腐朽,老秦人熱血仍在,精兵尚存,未嘗不能回頭痛擊五國!” “二是戰(zhàn)爭之利,僅在于魏國出了一個怪才青年辰凌,屢次偷襲成功,屬于陰謀詭計,并非陽謀強攻,這樣的成功,并非能長久有效,秦軍堅守潼關(guān),五國軍即使強攻一年,未必能攻克,但是五國各懷鬼心,開春若不能攻下潼關(guān),就會動搖軍心,五國的君王就會尋思退兵了。” 魯仲連緊按琴弦,對于這些諸侯國朝政,他都有了解,很明白對話的話意,秦國即使兵敗,但是國力仍在,幾乎沒有損失多少,國土丟失,可以奪回,但是西秦的體制卻超過所有諸侯國,假以時日,還能重振往昔強國的風(fēng)范,而魏國那位小將,河西一戰(zhàn)已經(jīng)被秦軍圍擊,下落不明了,能對秦國造成威脅的人并不多。 凌紫雪嘆道:“秦國不能亡,因為他抵抗著西部戎狄,以及西域諸國,讓這些番邦和戎狄難以沖入中原,如果秦國被消滅了,五國難以在西秦立足,很容易使義渠等數(shù)十個老西戎重新復(fù)燃,卷回中原來,破壞中原文明,再沒有任何諸侯國能代替它之前,秦國必須要扛住西部大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