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喏!”荊楠、荊燕站起身來,動作矯健,整齊有律,顯然經(jīng)過一番嚴(yán)格的訓(xùn)練。 “我燕國內(nèi)現(xiàn)在有何新情況?齊國的軍隊(duì)還在暴行嗎?太子有什么動向?”辰凌關(guān)心燕國的內(nèi)爭外患,那是他的根據(jù)地,日后爭奪天下還要靠自己的國力。 “回殿下,朝中重臣聽聞殿下的下落后,都非常高興,迫不及待恭候殿下回到燕國,主持大局,與齊軍抗戰(zhàn),復(fù)興大燕國!” “朝中的大臣還剩下多少站在我這邊?有誰知道我如今的身份?”辰凌想到關(guān)鍵之處,問向二人。 荊燕回道:“啟稟殿下,朝政一共一百四十六位十級爵位以上文臣,戰(zhàn)火中失散不少,死于亂箭中也有幾十,如今站在殿下這邊,剩下三十八位文臣,跟隨太子一方,有二十九位,其余下落不明,或投奔其它諸侯國,至于殿下的身份,應(yīng)該沒幾個人知曉,我們二人也是在進(jìn)入平陽帥府內(nèi),才得知的。” 淳于臻在旁解釋道:“除了他兩人外,如今只有我,老相國郭隗、王后,御史大夫茍洵,還有一位壯士楊拓,身形與殿下相似,用來做替身的。” 辰凌很是滿意,知道他身份的人越少,越容易保密,他還要利用這個魏國將軍的身份,在中原五國內(nèi),渾水摸魚,充當(dāng)魏國的利劍,先斬秦國,再戰(zhàn)齊楚,分化中原五國,這是他的持久戰(zhàn)略。 “眼下秦軍河?xùn)|戰(zhàn)場失利,但本土勢力根深蒂固,絲毫沒有到多少影響,函谷關(guān)一戰(zhàn),至關(guān)重要,只要戰(zhàn)火燒到秦國渭川之地,就算秦國的實(shí)力再雄厚,國將不國,民不聊生,秦國也會元?dú)獯髠F(xiàn)在離著五國增兵,整軍函谷關(guān),還有一段時日,雙方都在調(diào)兵遣將,正是咱們喘息之時,我決定,明日天一亮,就趕回燕國一次,來回十日之內(nèi)。” “回燕國?”淳于臻嘆道:“雖然王后和文武百官都期盼殿下盡早回燕,但是此處離燕國本土內(nèi)陸,相隔三千多里,就是胡人的汗血寶馬,日行千里,馬受得了,人也熬不住,十日之內(nèi)一個來回,恐怕做不到。” 辰凌說道:“既然文武群臣都知道我幸免于戰(zhàn)亂,漂泊到了魏國,如果我吃吃不歸,文武群臣定然會懷疑,而且我既然在魏國,如果不公開王子的身份,似乎又有違常理,大為不妥,如果能迅速趕回燕國,本殿下還可以托詞,從韓國逃離出來,被魏卒誤抓入軍中參戰(zhàn),受了傷,隨傷員回返大梁途中,再次逃跑被你們遇到,由于當(dāng)時傷未痊愈,所以沒有跟隨相國郭隗長途跋涉回燕,現(xiàn)在元?dú)饣謴?fù),趕回故國,重振大業(yè),一切都能自圓其說,至于趕路的腳程,本殿下自有辦法!” 這個時代沒有馬鐙,只有粗糙的馬鞍,還不成型,無論是騎兵武將,還是商旅大夫,策士任俠,出行騎馬,都需要良好的騎術(shù),雙手緊握馬鬃,不然就被顛簸下來,但即使騎術(shù)再好,如果馬不停蹄一日下來,誰也熬不住,這也是沒有騎士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辰凌就想連夜做三套馬鞍和馬鐙,然后與淳于臻、荊燕飛馳奔回燕國,去返各四日,兩天辦事,十日足矣了。 “哦?”淳于臻三人都有些懷疑,但是既然二殿下如此說了,他們只好聽從安排。 “我會派人挑選六匹快馬,用來中途倒短換馬,淳于先生,這荊楠身形跟我有些酷似,你給喬裝一下,這十日內(nèi),讓他在這里假扮我魏國將軍的身份,而咱們?nèi)耍瑒t趕回燕國,安撫群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