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唐青和老龍頭從鹿胎山上下來,一起在老張豆腐饅頭店吃過早餐后,在人民理發店繼續談論那個人。 “龍爺,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那個人就是李麗的生父。” “八九不離十。” “他是場面上的大人物?” “沒錯。” “當年你想追查欺凌李姨的人,他百般阻撓?” “何止是阻撓,差點要了我的命!” “你說李姨是你的救命恩人,指的是這一樁事情?” “不是,這次是李姨第二次救我。” “龍爺,你能不能先把李姨救你的經過詳詳細細和我說說?” “李姨先后救過我兩次性命,回想起來我、我、我……” 老龍頭說到這里,聲音哽咽,兩行熱淚流下滄桑的面頰,濺落在胸前的青花瓷大茶壺上。 唐青沒有緊緊追問,她清楚,這兩次救命之恩于老龍頭來說,何止是刻骨銘心?要讓他回憶,肯定痛苦又痛惜。 痛苦是為自己,痛惜是為李姨。 “九斤師傅,這段時間以來,我一直夜不能寐,悲喜交加。悲的是我已垂垂暮年,將亡之人,不能為自己的救命恩人討回公道。喜的是你九斤師傅將要為李姨討回公道,還李姨清白,還李爺清白。” 過了好一會,老龍頭抹去淚水,神態恢復正常,但語調還是有些悲切。 “龍爺,李姨第一次救你她應該剛出道吧?” 唐青見老龍頭心神慢慢平復,直接切入主題。她不想過多糾纏在客套話上,人民理發店隨時有人進來,談話隨時可能被打斷。 “那一年我剛轉業到地方,日常作息還是沿襲老一套。一個冬天的早晨,我身穿單衣出去跑步,途中因為傷口復發,加上胃潰瘍發作,人昏到在半路。” 那個年代大家溫飽還成問題,那有閑心早起跑步鍛煉身體。老龍頭昏到在鹿胎山的山頂,一時半會根本不可能有人看見。 李姨當時候才十幾歲,但勤奮刻苦,每天堅持一早到鹿胎山上吊嗓子和練身段。 當李姨準備返回城區的時候,看見昏到在路邊的老龍頭,沒有片刻猶豫,背起他往醫院趕。 十幾歲的李姨身子單薄,而立之年的老龍頭身材魁梧,要背到醫院其艱難可想而知。 李姨硬是一步一步艱難地將老龍頭背到了醫院,老龍頭的性命得救,可李姨卻因虛脫,也在醫院住了好幾天。 “李姨她怎么不打電話叫救護車呢?” “九斤師傅,這樣問你可不是九斤師傅了。” “為什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