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周鶴潛一夜沒有休息好,唇色有些泛白,心中也藏著其他事情,聽著他們說話,并沒有想搭話的意思。 不過太子卻是不想這么簡單的就過去,他扭頭看向了周鶴潛,似是察覺出他的情況不太好,便同樣關切的問,“三弟這是怎么了?精神瞧著有些不濟。” 周鶴潛淡淡勾起了唇角,語氣平靜,“太子殿下,臣弟無事。” “大哥,他這是昨晚挑燈夜讀,想在父皇面前表現一番呢!” “三弟如此上進,父皇知曉,必定高興。” 周鶴潛沉默不語。 不多時圣人便出現在御書房外的回廊里,幾位皇子行過禮之后,便隨著圣人進了御書房。 以往圣人并不會考究太子的課業,畢竟他時常跟在圣人身邊,有圣人的親自教導。 不過今日,圣人看向太子,目光透著銳利,“你且先說說,河南道旱災如何治理?” 周鶴潛不著痕跡的瞧向太子。 河南道部分地區出現旱災,作物種上卻難以存活,恐怕來年糧食就要歉收了。 太子雖然已經開始參與朝政,但圣人尚未真正放權,太子如何能知道要怎么辦才能治理旱災? 太子額頭浮現細細密密的汗水,寧王等人都不曾開口,一時間御書房內掉根針都能聽得清楚。 “怎么,你不知?”圣人冷冷道。 太子良久之后,才開口,“修…河渠,水運,可解。” “嘭!” 一聲巨響,太子渾身一抖,眾多王爺皇子,統統跪了下來。 六皇子年齡尚小,從未見過父皇在他面前發火,嚇得小身體抖了又抖,兩眼發紅的不敢說一句話。 “讓你跟著工部尚書學,你學的東西都吃進肚子里了?!”圣人怒道。 “父皇,兒臣知錯了!”太子顫聲道,“兒臣必定向工部尚書虛心求教!” 圣人冷冷看著他,半晌之后,才看向寧王,“你來說。” 寧王瞬間也抖了起來,“兒臣……兒臣以為……以為……” 圣人冷笑,“以為以為,你結巴了?還是朕讓你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兒臣不敢……” 圣人劈頭蓋臉的罵了一頓寧王,寧王跪在地上,大氣也不敢喘。 緊接著,圣人又將目光挪到周鶴潛身上,“老三,你說呢?” 周鶴潛垂眸,“兒臣外出這些時日,歸來時正好瞧見了河南道的旱災,兒臣見解淺顯,還望父皇恕罪。” “說便是。” “兒臣路過河南道鄢陵一小縣時,聽聞農戶憂嘆,“麥谷無法再種,來年如何養口交稅矣”。” “由此可知,如今已入深秋,過了種麥谷的最佳時間,兒臣以為,河南道最該擔憂之事,是明年歉收后百姓鬧荒。” 圣人聽完周鶴潛所言,面上方才多了幾分滿意之色。 “你以為如何解決?” “父皇實在難為兒臣了。”周鶴潛聲音之中多了幾分愁意,“兒臣聽過,才知原因,父皇問兒臣如何解決,這實在是難為兒臣。” 周鶴潛如今連朝政都未曾碰過,如何能干得了解決一方旱災? 周鶴潛低聲說道,“太子殿下對此熟稔,必有解決的法子。” 圣人瞥了一眼太子,心中惱怒已然消了許多,卻未曾搭理他,反而讓六皇子從地上起來,抱在懷里聽他背《大學》。 直至六皇子背完,圣人才讓他們離開,并未問太子解決之法。 眾人自御書房出來,六皇子還未來得及說話,便被太監抱著離開。 而太子走在周鶴潛身邊,話語中帶著感激,“多謝三弟幫本宮了。” 周鶴潛面上的蒼白愈發嚴重了,他淡淡的笑了一下,“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臣弟不過是多走了兩步路,恰巧遇見了河南道的旱災。” “倒是被你碰上了。”寧王低聲嘀咕。 太子厲眼掃過去,寧王憋屈閉上嘴。 “改日本宮設宴感謝三弟。” 周鶴潛看著太子與寧王離開的背影,眼底極快的劃過嘲諷,抬腳朝擷芳殿走去。 路上,素竹快步走了過來。 “殿下。” “讓你們查的事,如何了?” “昨日,李少清李修撰休沐,于辰時到了易國公府,在里面待了半個時辰。” 周鶴潛聞聲,清絕蒼白的面上帶了幾分冷意,“待了半個時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