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據說,韓誠其人雖有野心,但是步步為營、給他出謀劃策的卻是他長子韓伯翀。 當時御宴行刺,之所以有人分心刺殺陛下,亦是出自韓伯翀的授意。” “喲!這可比戲本兒還熱鬧呢!”鄭氏聽著就能腦補出好幾場愛恨情仇的激烈大戲。 “誰說不是呢!這還不是最熱鬧的!”盛向潯壓低聲調說,“元后為陛下擋箭,驚痛了陛下,也震驚了韓伯翀,據說他當時失態而出,也想靠近元后,不想被元后用袖箭刺殺。” “我的天!”鄭氏驚呼出聲,旋即趕緊捂住嘴,“好厲害的女子!” “可不是!”盛向潯當初聽說這件事時,也是對這位元后敬佩不已,“據說,韓誠謀逆之事功虧一簣,其間也有元后和陛下的功勞。 早在鴻安公主出生前,陛下和元后就察覺到韓誠的不臣之心,多次提醒陳末帝不說,還提早做出布局。 若不是陳末帝心軟,不肯提前擒拿韓誠,恐怕也不會有御宴遇刺了。” “怪不得陛下對女子行于仕途如此有信心,任誰的伴侶是女諸葛,怕是也會這樣。” 鄭氏感慨之后,很是迫不及待想知道后續的事情。 盛向潯生動的繼續講述:“韓伯翀中弩箭之后,先是驚怒不已,不過在意識到自己難活以后,反而大笑出聲,說能和心上人同年同月同日走也不錯,到底下剛好搭伴兒做夫妻,說完就沒氣了。” 鄭氏聽到這兒只覺得槽點太多,無話可說啊,這是啥人呢! “要說,元后可真是狠,因動胎氣不得不提前誕下腹中胎兒,之后情況就不大好了,連太醫都說危矣。可她卻因韓伯翀的那句話,愣是幾番暈厥又幾番清醒,狠狠地憋著一股勁兒,忍到次日才薨。 連陛下那般愛重她,其間都忍不住哭求她別繃著了,哭得陛下也跟著暈了幾回;據說陛下為了保持清醒,甚至拿刀子劃自己的手掌,任誰都不能近前。 掌印太監楊詢,知道吧?他幼時進宮,后來因病被趕出宮去,后來還是隨家人出行的幼年陛下見到,將他救了起來,之后姜府將他收養,給陛下當了書童玩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