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所以……最后達成一致了?”承元帝將盛向潯的疏文遞給太子姜懷謙,輕笑了笑,“看吧,這不是都挺懂事的?朕還以為他們會借機以九江書院做由頭,將男童女童的課業徹底分開呢。” 姜懷謙聽父皇言語里透著輕蔑,有些納悶兒:“父皇……好像有些過于順利啊。” 承元帝輕哼一聲:“太子,朕問你,皇帝和朝臣角力,如何取勝?” 姜懷謙略作思考:“平衡之術,分之化之,予一方榮耀允其勝過對方,削減強者扶持弱者,輪轉反復盡在把握。” 承元帝聞言,頷首笑:“此帝王之術,數千載延傳,有好處,亦有害處,不可不用、亦不可盡用。” 姜懷謙坐穩太子之位后,父皇才時而教導他,故他此刻聽得極為認真。 他自認擅謀略,可是以往行的手段少有能見于光的,因而也想聽聽他父皇的陽謀。 承元帝以茶盤做沙盤,將茶壺茶杯放好后說:“朝堂不可一人專言。唯君王是從,朝政易荒唐;唯一臣是從,江山亦搖晃。故而于君王,需待朝臣議政后做裁決,不可凡事獨斷擅專;于臣子,該當以利化之。” 他說著話,將圍繞在茶壺跟前的茶杯分別向外推了推。 姜懷謙心說,這和他之前說的有何不同? 大概是看出太子的疑惑,承元帝笑言:“利,不該只予個人,該當予其整體……以吏部為例,使好處分與吏部各司上下,人人受益,任誰出任吏部官員,都與吏部上下一體。利益共享之,責罰共擔之,憑你是這派人那派人,其部大小官員就是掣肘。” 姜懷謙眼前一亮,他有些思路了。 承元帝續言:“官員銓敘,亦該看其政績、百姓口碑、同僚意見、故部評價、過往職位貢獻以及個人品質,這些分布牽扯,使其不至依賴某一臣。” 姜懷謙聽承元帝暢言,一會兒點點頭,一會兒微蹙眉,半晌之后猶疑低問:“父皇……若有臣子耿直廉潔卻得罪同僚,銓敘評級難高,此該何解?” 承元帝不解的看他一眼:“評價體系多元,非同僚一項評價定升降。因廉潔耿直罪于同僚,還有部下意見、百姓口碑,還有過往貢獻、當時政績,這些有三點得分,加之個人品質這項,定當是升非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