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著面前一百、五十的大票摞在一起的五千元,周興蓮臉上盡是開心和滿足。 賣菜賣水果練攤一個月,除去日常一些花銷、兒子打架支付醫藥費和五百元賠償,三千五百塊的成本,如今有了五千元的整票,且還有今天剩下的一些蔬菜和水果,還有零錢紙票和鋼镚沒有細數。 高興。 晚上買的豬頭肉,娘倆好好解了頓饞。 “媽,哪天把大姨和四姨請過來,做點好菜,請個客?” 面對兒子的提議,周興蓮點頭,一點猶豫也被魏濤看出來:“趕個周末,少進點菜,爭取早市賣光,下午不出攤了。” “也行。明天存起來一千塊錢,你進貨拿兩千五,我拿一千五。”對比自己上班一個月收入還不到六百元,現在這樣盡管辛苦一些,和兒子兩個人好好做,一個月能賺兩千多塊,周興蓮非常滿足。 “媽,我覺得適當可以多進一點了,咱家回頭客不少,降價可能跟別的攤位起矛盾,但咱將品相好的挑出來正常價賣,剩下一些皮毛不太好的咱們便宜點別人也說不出來什么,薄利多銷,一車菜賣兩三天賺二百,真就不如一車菜賣一個早市賺個百八的合適,這樣白天我們可以回家休息,不用那么累……” 第n次的建議,第n次在實際操作中自作主張,以潛移默化外加擅自做主來慢慢影響到母親的固定想法。 魏濤沒標榜自己超前理念肯定成功,他只是根據母親的性格來‘因材施法’,只要母親心中認定了‘孩子長大了’,那自己慢慢的做主便會得到她內心的認可,實際上周興蓮是一個更喜歡別人替她做主的人,她只需要默默低頭干活兒的老黃牛。 讓她賣菜伊始,一下子拿出三四千去進貨,收益才只有一二百塊,她是不敢的,擔心會賠錢。 現在母子倆的生活條件也好了一些,水果蔬菜不必花錢,買點肉,幾乎頓頓都能看到葷菜。 買個衣服買雙鞋什么的,也都沒有壓力,真若是將所有收入都算上,這第一個月,可是賺了三千多塊,遠超周興蓮內心的期待。 最讓她開心的還是兒子的成長,蔬菜批發市場進什么菜,每天都是他定,水果那邊更不必說,周興蓮只跟著去過兩次,別說兒子熟門熟路,單就是兒子跟同學父親和別人攀談熱聊,她就學不了,嘴笨心眼好,其實并不適合做生意,哪怕是練攤這樣的小本買賣。 連比較苛刻的大姨周興蓉,聽到妹妹所講和自己親眼所見,都當著母子倆的面承認,對外甥的成長表示認可,對他做主也表示信任。 這半個月,跟那位白月光沒再碰過面,到是跟常來送山野菜的女孩碰過幾次面,對方始終那樣謹小慎微,母親也漸漸跟周遭鄰居認識熟悉,了解到這個故去爺爺給起了一個好聽名字的山菜女孩關錦月,生活卻遠不如名字那樣帶給人美好的感覺。 父母離異,母親離開家很多年再也不曾露面,父親抽煙喝酒打牌是樣樣成癮,根本就不管她,有時候輸錢了喝多酒,回家對孩子也是非打即罵,這些年,孩子都是自己挖山菜、春種秋收幫著農家干活賺錢養活自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