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人類滅絕倒計時-《意識方舟》
第(1/3)頁
實驗室內,參與噴發物質分析的課題組研究員在這一刻同時陷入了沉默。
“教授。”
女研究員看向李教授。
黑洞物質模型的建立,必須要依靠對噴發物質各項數據的分析研究,微觀粒子世界中,如此不符合常理的樣本檢測,也意味著他們連最基本的樣本捕獲也是錯誤的,這也直接導致觀測的失敗。
“放大這一塊區域。”
李教授指向流失區域的一小部分,探測器自帶的電子觀測鏡開始工作,對選定區域進行微觀檢測,但結果依舊讓人感到遺憾,屏幕上只能顯示出‘復合多殼三孔空心碳納米”的分子結構,根本無法直接觀測到噴發物質的粒子狀態。
“分別對兩次探測樣本進行質譜分析。”
李教授的目光依舊深邃,與其他已經失去信心的研究員不同,這一刻李教授目光灼灼的盯著屏幕,等待著質譜分析來印證心中的某種猜想。
大屏幕上開始出現無數的數值波動,質譜檢測儀所顯示圖像呈現出三條極為復雜的曲線,這些曲線互相交織,扭曲,曲線的橫坐標定義為時間量,縱坐標定義為粒子質量,曲線的不停扭動,也意味著樣本粒子的質量在哪怕一微秒的時間量里,都在不停的發生著變化。
“質譜分析模型報告呢?”
李教授的神情中第一次出現了急迫,三十秒后,一名滿頭大汗的研究員將手中的報告遞交給了李教授。
“教授,黑洞噴發物質的模型報告曲線只有兩條,但不論是起伏程度還是時間跨度,都要遠遠低于大屏幕上的直觀檢測。”
黑人研究員看到李教授不說話,再次補充了一句:“教授,我們在這期間共建立了三次模型,這封模型數據報告不會出錯。”
課題組的所有成員再一次陷入沉默,觀測數據是不會出錯的,模型數據也沒有錯,那么究竟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李教授靜靜的望著大屏幕波動的三條曲線,十秒,一百秒,直到達到749秒,大屏幕上的三條曲線突然停止波動,所有人屏息凝神,望著占據著大屏幕密密麻麻的曲線,749秒等于12分鐘29秒,這對于人類的時間尺度來將并不多,但是對于時刻保持運動的粒子,其微小的時間尺度相疊加,對標人類的時間尺度,或許已經過去了萬年。
李教授放下手中的報告,雙手因為激動而輕輕顫動,所有人都在這一刻停下了忙碌的雙手,抬頭看向獨自一人站立在大屏幕前的李教授,無數道目光匯聚,李教授的眼眶中,竟然出現了些許的濕潤。
在李教授還是一名學生的年代,象牙塔中的老師曾經與李教授之間進行過一場意義深遠的交談,李教授的老師說,人最大的悲哀便是面對宏大的現實無法實現精神的理想,李教授許諾,他這一生必須要親自觸摸到遙遠的銀河,而不是像懦夫一樣躲在地球溫潤的空間中,對宇宙進行小偷般的觀測。
時間一年又一年過去,李教授終于認知到老師的悲哀,并且他也正處于這種悲哀當中,被現實而打敗,理想變得荒唐而又空洞,時至今日,他終于登上了最高的山峰,當他伸出想要觸摸天空,李教授終于發現,天空仍然虛無縹緲,就像一個沒有邊界且巨大無比的“膜”,籠罩在他的頭頂。
但就在剛剛,就在李教授面對著一團繁雜的曲線,他終于看到了能夠實現曾經“許諾”的可能,“世界處于不停的運動中,而這個世界,更清晰的表述應該是微觀世界,粒子的不停運動,根據質譜數據模型的分析,兩條曲線代表了兩種處于運動狀態中的粒子團,一種是整體的碳納米粒子運動,另一種是噴發物質的運動粒子團。”
“大家可以看到,探測器的質譜分析曲線一共有三條,多出來的那一條粒子曲線從而而來?”
李教授的聲音回蕩在觀測室中,量子力學突破之后,人類認識到微觀世界之中還存在著一種比夸克更小的粒子z,而正是這種粒子構成了量子糾纏的本質,但遺憾的是,人類沒有相應的工業研究科技,來對z進行單獨的咆哮與研究。
“一百五十年前,剛剛步入現代科學研究的人類提出了理論真空衰變,五十年前,真空衰變被真實證明存在,因為我們的宇宙是一個十維時空的四位超曲面,也就是宏觀意義上的宇宙在無限的進行膨脹,宇宙是一個孤立體系,假定宇宙的膨脹擁有一個速度,以這個速度進行變化的孤立體系,其總熵處于一個不停增大的狀態,這也是生命體系的必然體現,而這個不斷增大的熵值,便來自于真空衰變。”
“真空衰變的過程中會產生新的粒子,但根據我們現有的研究發現,這些粒子在產生之后,會在一瞬間進行對撞運動,從而泯滅,而粒子對撞過程中所產生的微弱能量,便是“暗物質。”
李教授操控著大屏幕,開始演繹“暗物質”產生模型,兩顆微小的“球體”經過劇烈的碰撞之后,徹底歸于虛無,但是其能量卻在一瞬間增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市|
双流县|
宿迁市|
长白|
长葛市|
布尔津县|
南平市|
尚志市|
汨罗市|
类乌齐县|
常山县|
蒙阴县|
渑池县|
普宁市|
宜良县|
彭山县|
高密市|
岳西县|
额尔古纳市|
安远县|
县级市|
军事|
天柱县|
博兴县|
大洼县|
石河子市|
丹凤县|
丽水市|
黄大仙区|
张家口市|
兴隆县|
石首市|
冀州市|
民权县|
贡嘎县|
大宁县|
松滋市|
会昌县|
璧山县|
泾川县|
瑞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