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蘭麗娟從學校食堂找到了一根棍子,挑著自己的衣服、被褥、書本等一大堆東西,咬著牙走在回家的路上。 她的家鄉,是位于會嵇縣最西邊的山區,冬橋公社聯眾村。 每次回家,她都需要坐最便宜的火車到達錢清鎮,從錢清到冬橋公社大約有20多公里路,蘭麗娟需要一路步行大約4個多小時才能到家。 別說一個只有19歲的小姑娘了,哪怕一個大老爺們挑著這么多東西,走幾十公里的山路,那也是吃不消的。 蘭麗娟不得不經常停下來歇一歇,然后繼續咬牙堅持往家趕。 她比陳棋幸運的是,陳棋所在的夏澤村,民風不是那么純樸,陳家完全是靠自己,所以最后搬家走得也堅決。 而蘭麗娟能繼續上學,卻是全靠村里鄉親和親戚們的幫助。 當年她初中成績是整個錢清區10所中學第一名,但是再升學家中的壓力就太過巨大了。 蘭麗娟的爹早年就去世了,家里就剩下她母親一個人干農活,另外還有一個老奶奶,一個弟弟,一個妹妹要養活。 蘭麗娟的母親叫施阿條,施大媽雖然心疼女兒,但這樣的家庭條件最多也只允許一個小孩上學,她總想著將讀書機會讓給唯一的兒子。 好強的蘭麗娟不得不拿著成績單,跪在地上,懇求她母親給她一次機會。 因為她想繼續上學,想改變自己的人生。 最后還是村里人看不過去了,這是全村第一個“女狀元”,所以東家湊個2角,西家給幾個雞蛋,這樣才湊齊了錢,讓蘭麗娟有機會走出大山。 當然最后,她的弟弟妹妹就不得不輟學了,從小得幫著家里干活養家。 這也是蘭麗娟心中一直的愧疚,也是她一心只想好好讀書,趕緊工作好回報家里的主要原因。 傍晚時分,蘭麗娟終于走到了村口。 看到村中唯一的中專生回來了,村民們紛紛都過來打招呼: “麗娟回來了呀?” “噯,叔婆,我回來了。” “喲,蘭娟你放寒假了呀?瞧著又長高了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