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公孫修沉思少許,笑道:“大體如此,可我們要等天下有變,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鄧艾聽到他這樣一說,也不禁血為之沸,沉聲道:“王上放心,臣得知遇之恩,必以死相報。天下雖大,無處不可往,列國雖強,無人不可戰。曹爽自以大國而欺小國,臣必教他數萬大軍化為塵土。” 他拍了拍鄧艾的肩膀,對這位歷史上的滅蜀名將有著特殊的喜愛。說起來人生在世,也不過是搏一把,或者平庸一輩子的區別而已。就以鄧艾跟姜維之間,前者評選入武廟,而后者沒有。 此事后世各執一詞,大有為姜維鳴不平之概。 可鄧艾有個最佳的功績就是滅蜀,姜維卻沒有這樣的功績,行軍作戰看的也不是你的勝率有多高,而是只看結果。 任當時誰也想不到鄧艾為了將功贖罪,帶領大軍偷渡陰平,經綿竹而偷襲成都,劉禪在驚懼之下投降魏國,至此蜀國滅亡。 實際上若是劉禪選擇堅守,或者撤離,歷史可能都會有無數種可能。而正是這千載難逢的戰機,給了鄧艾作為統帥者留名千古的最高威名——滅國。 燕國按照正常的趨勢發展,當然不可能有機會與魏蜀吳三國扳手腕,可魏國在不久后即將爆發一場變革,若能從中抓住機會,就是改變國運的契機。 又過兩日,陳超率領十余名部曲抵達遼燧。 公孫修聽說他回來了,連忙召他入城。 陳超不敢停留,直入府衙,待見到公孫修的一刻,撲通一聲跪在他的身前,聲音都有些發顫了:“王上,臣不辱使命。” 公孫修欣然一笑:“請起。” 待得陳超謝恩、起身、落坐,公孫修望著自己的最后底牌,詢問道:“魏國的情況怎么樣了?” 陳超正色道:“王上放心,司馬懿已向臣保證,會率領群臣彈劾曹爽。想來曹爽再囂張跋扈,也不敢違抗眾意。” 鄧艾聞言一笑,說道:“當此局面,就是讓曹爽首戰失利,首戰不可讓其有任何占上風的機會。青州的夏侯玄遭遇慘敗,已對其名聲大損,若我們能挫其前鋒,以司馬懿的能耐大做文章,不愁他不退兵。” 公孫修撫掌一笑,對鄧艾道:“士載,這樣的頭等大事,可就交給你了。” 鄧艾起身避席而拜,正色道:“王上放心。” 陳超坐在右首,一雙眼睛盯著腳下,時不時地又望著桌子,臉上即使保持平靜,眼角也已經露出笑意。 他可是記著王上對他的承諾。 這封賞賜足以成為燕國最富之人。 想想就激動不已。 公孫修看出了陳超的小心思,不禁心中好笑:“雖說立了功,可尚未奏效,他已經滿臉喜色的等著封賞,當真是市儈。話又說回來,不以重賞,難出勇夫。” 當即笑呵呵地問道:“明敏,你立下如此大功,為我大燕牽線搭橋,孤該如何賞賜你呀?” 就算再如何經歷大風大浪的人,都難以抵抗這樣的詢問,陳超激動的雙手在袖中幾握拳頭,兀自鎮定地道:“王上——臣,臣為國盡忠乃是本分,不算得什么。” 公孫修點了點頭,心想你要是滿臉驕傲的居功至偉,那賞賜就大打折扣了,能保持謙虛謹慎,說明還是德行不失。他笑道:“等回了王宮,百官封賞,你的那一份,孤是記在心上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