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軍營內持戟控弦的兵卒就有著五萬人馬,加上輔兵、民夫,足有十萬余人。所攢下的糞便數量極其可怖,每人就算每日只產出六兩,五六日下來也得積累三百萬斤! 軍營的廁所建在高處是忌諱,畢竟能建軍營的地方,取水飲用跟造飯的地方也必然離得不遠。 每遇大雨,糞便就順著高處涌向地處,把水源也給弄臟了,古代這可是全軍上下每天都要喝的水啊。心理上不能接受的惡心作嘔感也就罷了,最擔心的還是怕數萬將士喝了被臟污的水源后,會得了某些不可控的傳染疾病,那個時候才是最要命的。 曹爽聽到這里才真的怕了,心里也覺作嘔,這樣的大雨時分,大軍又不好遷移,也只能就著融合了糞便的水源一并喝了。 他連忙道:“快命人把茅廁填了,尋低洼處建茅廁。” “大將軍放心,下官已命人填了,并且另造茅廁。” 桓范擦了把臉上的雨水,心想早就都涌了出來,各種黃白之物早已溢了出來,填或者不填,也不差那二斤糞便了,可他還是命人給填上了,而且冒著大雨命魏軍連夜在低洼處修建茅廁。 軍營有規定不能隨地大小便這是常識,其中涉及的危害不勝枚舉。第一是暴露位置,行軍人數動不動就是數萬人,每人一天兩泡屎尿,都能鋪平前后七八個村莊,惡臭熏天不說,對土地的傷害也極大。 第二,即便是修建了茅廁,軍隊拔營離開后,也要把茅廁就地掩埋搗毀,否則敵軍追上來,就能從茅廁的糞便算出己方的兵力大致有多少。 對此,飛將軍李廣常遭到史學家詬病的事便是出自于此。 西漢時期的李廣率領數萬漢軍征匈奴之際,也不修建茅廁之類的,只顧著舒坦,縱容手下的漢軍隨地大小便,場面極其壯觀,就連天上的鷹都被熏得飛上天,不敢貼地飛行。 為此,司馬遷也是直接的在《史記》毫不掩飾的批評了李廣,其原文如下:“廣行無部伍行陳,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 可以算得上是“遺臭萬年”了,隔著史書聞到味的那種身臨其境之感。 幸好的是,在第七日時,大雨終于停了。 魏軍忍著惡心取水服用,只有大約六七百人腹痛腹瀉,并無發生傳染性的疾病,曹爽這才松了一口氣。 沿途繼續行軍,終于遠離了被糞便污染的水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