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聯吳抗魏-《三國新勢力:遼東我稱王》
第(1/3)頁
公孫修回到遼隧城,騷擾魏軍糧道的小船最終只有二十一艘安全回來,剩下的都已葬身大海,大概損失了百名士卒。
楊祚連忙上前迎接,皺眉道:“世子金軀,怎可以身涉險?魏軍糧道有重兵把守,萬一有所閃失,卑職無法向燕王交代啊。”
自經過遼水一戰,公孫修名聲大振,已然成為燕軍軍中的靈魂人物,其銳氣自不可當。
公孫修拍了拍肩上的塵土,搖頭道:“不礙事的,我已探明虛實,魏軍的糧道共有近百艘艨沖,憑我們這幾條小破船,騷擾敵軍沒問題,要想有所成就,難如登天。”
楊祚道:“遼東自來就沒有水師,只有步騎兵。要想斬斷魏軍的糧道千難萬難。魏軍以海運走糧,沿岸長達數百里,任何一個沿岸都可尋到位置卸下糧食送入司馬懿的軍營,我軍也不可能派人把幾百里的沿岸都看守嚴實,畢竟過于分散了。”
公孫修搖了搖頭,道:“此次騷擾過后,司馬懿會有兩個選擇,一是變換糧道,二是分兵把守,此事過后,司馬懿的大寨定會分出部分兵力。”
楊祚一愣:“世子的意思是,趁司馬懿大寨兵力分散,引兵劫寨?”
“沒有把握,只能以小股兵力騷擾為主,讓魏軍在兩路之間疲于奔波,消耗其銳氣。”
公孫修對司馬懿是一點也不敢輕覷,認真道:“不到萬不得已,決不死戰。司馬懿要的就是我和他決一死戰,這一機會決不能給他。”
楊祚點頭稱是,心中略有猶豫,忽道:“世子已然長成,深謀遠慮,將來的整個遼東必托付于你一人之手。”
他一愣,不明白這話來得突然,只道:“一人智短,眾人智長,諸將集思廣益,定能抗衡司馬懿的。”
楊祚意味深長地道:“世子,卑職不是這個意思……燕王現在年紀大了,遲早會由您接掌遼東,只是卑職擔心,畢竟燕王垂老,容易犯糊涂,這個——”
公孫修登時明白他想要說什么了,這是暗示自己要找機會代替公孫淵的燕王之位。被這幾句話給問得心驚肉跳,暗想:“楊祚、卑衍都是父王的心腹愛將,怎可能會說這種話來離間呢?難道是公孫淵這個家伙讓楊祚試探我來著?”
他淡淡一笑:“楊將軍且慢,燕王雖說年邁,可畢竟是遼東之主。年歲雖老,可眼不瞎耳不聾,頭腦也是很明白的,我只做好我的職責即可。”
楊祚聽他這樣一說,不由得急了,見左右無人,低聲道:“世子,末將說一句違心的話,如今的遼東為人唾罵,不僅魏國舉兵來犯,吳國也是虎視眈眈,就連比鄰而居的高句麗,也對燕王大為不滿。世子是燕王血脈,理應早日承繼大統,護衛遼東。”
公孫修心想:“這是勸進之言啊。確實遼東有今時今日,全怨公孫淵一人。不僅反復無常,見利忘義,渾然沒能搏得魏吳兩國之間的任何一國好感,處處受制,完全沒有盟友。”
楊祚的勸進之意他也明白,作為遼東臣屬,關乎的不止他一人的利益,而是楊祚的整個家族及世代的利益。昔日公孫修的祖父公孫康是東漢的遼東太守,曹袁之戰中袁紹大敗,其殘部袁熙、袁尚兄弟逃至遼東,被公孫康扣下兩人并斬首送給曹操,搏得曹操的歡心。
可以說,遼東一直是臣屬曹魏的,可公孫淵的放蕩行徑幾乎無信義可言,這也導致無人能助,遼東燕國也即將面臨滅亡的危險。
公孫修長嘆一聲,只道:“先擊退強敵再說,父王若當真老邁昏聵了,我等再講繼承大統的事。此事你可千萬不能說出去,否則勁敵未退,遼東先亂套。”
楊祚聞言嚴肅地點了點頭,嘴上應是。
公孫修知道王位一事,不單是為了遼東,也關乎支持公孫氏的各大士族豪強,公孫淵不得民心,肯定是要被替換掉的。
而最好替代者,自然是統率燕軍接二連三迎戰司馬懿的公孫修。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务川|
绥宁县|
休宁县|
汪清县|
马关县|
双鸭山市|
庆云县|
大港区|
福鼎市|
甘德县|
高阳县|
方正县|
济宁市|
陇川县|
贡嘎县|
临西县|
彩票|
盘锦市|
陵川县|
双鸭山市|
迁安市|
土默特左旗|
开远市|
咸丰县|
荆州市|
宁阳县|
朝阳市|
江油市|
渭源县|
桂东县|
区。|
台南县|
德格县|
莱阳市|
和龙市|
静宁县|
邵武市|
大同市|
五华县|
城市|
富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