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工業母機項目組正式成立了,段鴻軒一亮相舊震驚了項目組所有人,不過有了兩位部長的背書和段鴻軒令人驚訝的履歷,再加上這次選來的各位工程師專家們都是部里反復篩選一心鉆研技術的,那些心思不純的早就被篩掉了,所以,盡管段鴻軒這個半大小子被任命為項目組的總負責人,在上午的會議結束之后,倒再也沒有人提出什么反對意見了。 一開始站起來至于呂部長的那幾個人,也純粹是出于技術和公心考慮,擔心這個項目被走后門鍍金的人給毀掉,白白浪費國家的人力物力,可后來聽了段鴻軒的履歷,最先站起來反對的這幾個人反倒成了段鴻軒堅定的支持者。這些滿腦子都是技術的人,就是這么耿直和單純,在他們眼里,誰的技術好誰就是大哥,哪怕這個大哥是個論年紀都能當他們兒子甚至孫子輩的小年輕,他們也覺得無所謂,人家技術比他們好太多,他們就打心眼里服氣! 一上午的時間,幾位領導講話,,介紹了段鴻軒,確立了段鴻軒總負責人的身份,任命了項目組的幾個組長,段鴻軒和幾個組長互相認識一下,一上午的時間就這么過去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段鴻軒的導師吳教授特意拉著段鴻軒,給他介紹了很多人,段鴻軒并沒有擺什么負責人的架子,真正就像一個學生跟著老師,被老師引薦給同行業的前輩一樣,對吳教授給他介紹的任何人,段鴻軒都是以一個學生和晚輩的身份恭敬地向對方見禮問好。 一圈下來,眾人對段鴻軒這個他們以前并不認識的、突然空降成項目組總負責人的年輕小伙子有了一個直觀的印象,那就是這小伙子謙虛有禮,并不因為自己做出一些突出成績就驕傲自滿目中無人,而且對他們這些前輩還是蠻尊重的,這讓這些專家教授對段鴻軒好感拉滿,很多人還因此心里多少松了口氣,原來還在猶豫著今天要不要主動申請離開項目組的一些人,也因此不再考慮離開項目組了,至少從目前來看,這個年輕過分的總負責人,以后應該不會對他們這些老家伙們難堪吧! 午飯過后,眾人稍事休息,下午兩點過,領導們把大家都召集到一起,以茶話會的形式,讓大家按小組坐在一起,喝著茶吃著桌上的花生瓜子,大家湊在一起聊聊天,互相認識和熟悉一下,段鴻軒也跟著吳教授游走于各個小組之間,進一步和大家熟悉。 下午兩個多小時的茶話會,讓大家對他們這個總負責人有了進一步更清晰的認識,那就是這個小伙子謙遜有禮,尊重他們這些前輩,并且人家小伙子本身人長得帥就不說了,英氣儒雅的氣質,再加上那張比抹了蜂蜜還甜的能說會道的嘴,一下就贏得了絕大部分人的好感,也因此,段鴻軒的第一關,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關總算是圓滿度過了。 當晚,段鴻軒和大家一起住在機械研究所。 第二天就要正式開始工作,所有人多多少少都有點激動,大家都迫不及待想見識一下工業母機的真正技術到底是什么樣的,對所有人來說,工業母機這種高端的機床技術,是他們以前夢寐以求并但又望而不可及的,但是從今天起,他們就要真正接觸并且還能學習這種技術,這對所有醉心于技術的人來說都是一份天上掉餡餅似的大禮。 從第二天開始,整個項目組的工作首先就是由段鴻軒給大家詳細講解他拿出的這套工業母機的所有的詳細技術,把這些技術掰開了揉碎了,讓在座的所有人徹底吃透,這是段鴻軒和兩位部長商量之后的結果。 因為段鴻軒覺得,要是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一百多號專業的技術人員,能把這套先進的工業母機技術學會并且徹底吃透,那么在未來,這些人回到原單位之后,就會像一個個火種一樣,點燃整個國家工業技術的進步,到那個時候,這些人所能產生的價值將是無可估量的。 兩位部長對段鴻軒的這個提議非常贊賞并認可,因此,在整個項目組開始工作的頭一個月,項目組所有人的工作重點就是學習,在段鴻軒的講解下,把這套先進的機床技術掰開了揉碎了徹底掌握。 于是,在隨后的日子里,整個項目組所有的專家,每天就像學生一樣,聽著段鴻軒的講課,拿著本子和筆認真地做著筆記。每天上午聽課,每天下午大家分組自由討論,彼此學習,每個人都如饑似渴地拼命地在這個項目組汲取著養分,也因此,所有的人的技術水平也都在迅速提高著,整個項目組哪里還是個研究項目足,完全變成一個技術提高班。 每天下午分組討論的時候,段鴻軒都游走于不同的小組,一開始這些工程師教授們還只是拿他每天講解的內容向他請教,到了后來,慢慢的有些人開始提出一些他們在工作中碰到的難題,段鴻軒都能很快幫他們解決,這下項目組的工程師們才徹底對段鴻軒服氣了,他們這才真正意識到,這個年輕的總負責人在機械機床領域造詣之深,知識儲備之全面都是他們望塵莫及的。 此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真正把自己當成了學生,每天在項目組認真學習討論,每天謙虛地向其他人尤其是段鴻軒請教他們在技術上的不解之處,這讓中途來項目組探視的呂部長等人欣喜異常。 就這樣過去了兩個月的時間,整個項目組都處在學習之中,工業母機的制造還沒有提上日程,可項目組的所有人都已經把這套工業母機的資料徹底吃透了,現在就是段鴻軒不在,憑著段鴻軒提供的圖紙,靠著他們自己掌握的技術,他們已經完全有能力完成工業母機樣機的初步生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