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開心的抬起手,左看看右看看,這一路看著就奔賣自行車地方去了。 同樣的糾結,最后花費150塊錢選了一輛二六的永久女士自行車。 出了百貨大樓,何雨水帶著手表,推著自行車開心壞了。 段鴻軒本來建議兩人去看個電影,然后中午在外面下館子,吃完了再回去。 可何雨水不干,非要馬上回去,說是要回去練習騎自行車。 無奈之下,段鴻軒只好把看這個世界第一場電影的時間無限期的延后。 由于何雨水還不會騎,段鴻軒也只好陪著她一起推著車子走。 兩人先去給何雨水的新自行車交錢砸了鋼印,辦了個小本本,然后又交了稅。 這以后每年都要來交三塊五毛錢的稅。 何雨水昂著頭像一只驕傲的小公雞,很是豪邁的對段鴻軒:“這錢我自己交,以后每年的稅我也自己交。”額頭上分明寫了“小富婆”三個字。 兩個人各推著一輛自行車往家走,一路上不斷的招來各種羨慕和驚嘆的目光。 這年代,一輛自行車的價值可不低。在平均工資只有30多塊錢的時代,一輛自行車相當于一個人不吃不喝,差不多將近半年的收入。 最關鍵的是,你有錢也不好使,自行車票太難搞了。 哪個家庭要是有一輛自行車,家里的半大小伙兒找媳婦兒都比別人容易一點。 出門上班要是騎個自行車,按四九城的說法,那就是忒有面子。 要不大四合院里的三大爺閆埠貴,一家人就指著他一個人的工資養活,日子過的也夠難了。 就這,閆埠貴那么摳門的一個人,最后愣是咬著牙買了一輛二手自行車,成為整個大院第一個私人買自行車的人。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就是為了個面子。 為什么說是私人呢?因為許大茂經常下鄉放電影,所以有一輛廠里給配的自行車。 為什么三大爺非要第一個買自行車呢?因為它本身是小學老師,自認為是整個四合院里最有文化的人。 正因為三大爺自喻為文化人,所以就特別好面子,雖然摳門奸詐,但明面上都要保持住文化人的面子和底線。 連家里發生什么矛盾,都要關起門來,在家里偷偷的解決,不能讓院子的人知道,否則覺得丟人,所謂家丑不可外揚。 也正是因為三大爺還有著自認為是文化人的底線,所以才比其他兩個大爺要好一點,為了文化人的面子,保留了做人的最后一點底線。 成為院子第一個買自行車的人,別的不說,最起碼把其他兩個大爺這就比下去了。這也算是在院子里拔份了,這面子不就有了。 第(2/3)頁